新媒体时代的国际传播创新分论坛:

在文明互鉴之中表达中国叙事

作者:徐平 李婧璇 张君成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6-13

  第十九届深圳文博会上的中国外文局(中国国际传播集团)展位。 本报记者 徐平 摄


  “海外传播能力的提升离不开新技术赋能”“主力军必须努力去适应、把握、洞察趋势”“将有中国立场、中国视角、中国特色的故事传递给世界”……6月8日,业界、学界代表齐聚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新媒体时代的国际传播创新分论坛”,围绕“精准传播·话语构建”“深度融合·技术赋能”“创新迭代·赛道转换”“智库发声·聚合发力”四大主题,聚焦新媒体时代国际传播事业的新挑战、新机遇、新未来,发表许多真知灼见,为讲好中国故事建言献策。


构建国际传播话语叙事体系

  在建设文化强国的征程上,国际传播工作承担着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的重要职责,发挥着彰显中华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推动各国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作用。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局长王镭在分论坛上说:“国际传播千条万条,基本一条还是沟通中外。”王镭表示,国际传播不能自说自话,而是要有作用于受众的意识。只有通达才能有效果,而这就需要智库去深入研究传播对象的社会历史背景、民众的文化心理结构和现实关切,提炼融通中外的新表述、新概念,以达到传得开、听得进、听得懂的目的。

  王镭提出,智库还应与国际主流媒体加强合作,用好国际朋友圈,在国际上广交朋友,构建自己的话语体系。同时,还要借助新媒体、互联网的力量,多维度、系统性地把智库的国际传播工作做得更好。

  “讲好中国故事的核心是要尊重、重视人类的共同兴趣,要强化同理心,挖掘关乎个人的情感和命运的细节。”深圳大学传播学院特聘教授辜晓进表示,讲好中国故事需要在叙事观念和话语技术上做比较大的变革,叙事主体可以从叙事去功利化、叙事他者化、叙事草根化三个方面作出改进。


建设在文明互鉴基础上的交流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认为,从事国际传播需要有一种发自内心的自信,可以温婉地讲文化故事、认真地切磋。“西方习惯于从微观切入来看宏观,我们比较喜欢宏大叙事,然后再呈现各种各样的微观。不论是微观切入还是宏大叙事,两者本身并没有优劣之分。获得好的传播效果需要我们因时、因势、因具体案例兼容并蓄,权衡比较,择优而行。”张维为说。

  “我们在塑造中国形象、讲好中国故事的同时,应该把文明互鉴作为用心聚力的方向。”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院长熊澄宇认为,我们需要建设在文明互鉴基础上的交流,基于技术理解和内容功能上的融合创新。在关注国际传播新形态、新业态的同时,国际传播的新生态同样需要关注。

  媒体深度融合如何赋能国际传播?熊澄宇表示,媒体融合首先是技术的融合。现在是以数字媒体占主导的时代,融合体现在大数据、云计算、可穿戴的移动终端。媒体融合其次是内容的融合。世界文明是很丰富的,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下调动历史资源、现代资源进行有效交流,是一个重要课题。媒体融合还是传媒功能与行为的融合。国际传播中既要有意识形态的传播,也要去舆论场营造并存的空间。


新技术推动进入精准国际传播时代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陈刚表示,以ChatGPT为代表的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高速发展,表明了人工智能已然在内容生产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机器在人类传播过程中逐渐拥有了主体性地位。同样的内容主题,它可以根据接受对象数据标签的不同,进行规模化、个性化、场景化的生产与发布。这样的技术运用应该引起我们极大的关注,未来它可能会推动进入精准国际传播时代。

  新技术、新应用已经给国际传播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要拥抱新技术,更要探索新的传播模式和应用终端。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院长夏学平表示,全球现有47.6亿社交媒体用户,占全球总人口近六成,因此国际传播离不开社交媒体。

  “有了新技术不等于有了新应用,比如AI和ChatGPT的关系,AI是新技术,ChatGPT是新应用。”夏学平说,我国在AI的研究上投入了大量资源,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实践,但在应用方面仍落后于美国,美国的ChatGPT从研究到应用已经进行了20年时间。如何把技术优势转换成应用优势或平台优势,是很关键的一个环节。目前,国际传播争的是技术,拼的是平台,而影响力、用户、流量是检验平台的标准。打造新的平台,开创开放新渠道、新航道,赢得更多的用户,是进行国际传播的重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