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人解读清华精神

作者:陈三霞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6-09


  2021年这次清华之旅,同样深感于虽然每每只有两三个小时面对面的对话时光,但是这些学有所成、学有大成的大师名师学思之敏捷、学问之渊博,给我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他们的发言,可谓字字珠玑,话语间不时闪耀着思想的光芒,浸润着人生的智慧。

——摘自《学问的“秘密”:这就是清华》


  大学,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标志之一,它代表了一个社会文化和智力的高度。大学的价值是多方面的,它不仅是传播知识的中心,更是一个国家维持自身繁荣发展的核心机构。在一个社会中,大学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清华大学,是在近代中国风云动荡的变革年代里诞生的一所大学。清华大学承载了无数先贤志士的希望和梦想,在激烈的历史风云中,如一颗明珠熠熠生辉,折射出无尽的光芒。历经百年沉淀,清华大学锤炼出了无数优秀的人才,造就了无数的辉煌。在时代的巨轮中,她一直坚定地走在前沿,见证着中国的崛起,迎接着未来的挑战。

  在《学问的“秘密”:这就是清华》(北京联合出版公司)一书中,编者在清华大学110周年校庆来临之际,带着“清华何以为清华、‘清华之所以为清华’有何奥秘”等问题,和时任校长、现任清华大学党委书记的邱勇,以及杨振宁、丘成桐、姚期智等10位名师、大师面对面促膝长谈,形成了11篇充满智慧、令人难忘的文字。

  执掌清华17年的梅贻琦校长曾经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邱勇在书中也说:“大学要有大学的模样,就是要有大情怀、大视野、大胸襟。大学是汇聚大学者、产生大学问的地方,还是培养大写的‘人’的地方。大写的‘人’是能立得住、站得牢、全面发展的人。”

  尊重知识、尊重人,这是清华精神当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完整的清华精神源于对真理和知识的追求、源于对社会和国家的责任和担当、源于对人类命运的关注和关怀。这样的清华精神是在传承和开拓的历史进程中,由清华师生在百年教育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独特的精神风貌。

  曾经专门从事清华历史研究的胡显章所主持的课题组曾将清华精神概括为四句话:“明耻图强”的爱国奉献精神、“严谨务实”的科学求真精神、“海纳百川”的包容会通精神、“人文日新”的追求卓越精神。

  回望百年,清华大学是中国现代教育和文化发展的见证者和推动者,也是当今全球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现任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院长的白重恩认为,穿越110年时空驱动清华不断前行的“一个特别重要的动力就是追求真理”,这是清华这样的学术机构的原始动力,也是责任担当,就是“希望研究有影响力的问题,能够造福人类,也能够贡献中国”。

  世界著名计算机学家,2000年图灵奖得主姚期智则告诉我们,“清华从立校开始,就是要帮助中国如何从一个农业社会的国家转变成跻身世界前沿的进步国家。可以说,推动中国实现文明再度复兴,是清华非常重要的目标”。

  清华精神代表了对真理和知识的追求、对社会和国家的责任和担当、对人类命运的关注和关怀。通过阅读该书相信每位读者都可以在清华精神的汲取中见贤思齐,感受追求卓越的力量,学习受益终身的品格,成就更加优秀的自己。

  该书通过11位名师、大师的讲述,让读者深入感受到学问的“味道”,探究学问的“秘密”。

  譬如,清华精神强调追求卓越。对清华人来说,这意味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能力,不断探索知识和技能的边界,不断向更高的目标和境界迈进。而对于更多为了自己的生活而认真努力的人们来说,这种精神可以帮助我们保持对知识的渴求和对事业的追求,不断充实自己的头脑和内心,不断发展自己的才能和潜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清华精神强调敬业奉献,鼓励我们关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积极投身于公益和慈善事业,为他人和社会贡献一份力量;清华精神强调执着追求,帮助我们坚定自己的信念和方向;清华精神强调实事求是,意味着我们要始终保持对真理和事实的敏锐感知和客观认识,做一个理性和清晰的思考者和实践者……

  水木清华,钟灵毓秀,人文日新,行胜于言。百年清华的故事,正是中国人百年的梦想与追求。认识清华、走进清华、读懂清华,就是从一个重要的角度更深刻地理解中国的历史、现在与未来。当我们经过了清华精神的熏陶和洗礼,便在成为更好的自己的人生路上,踏出了坚实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