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儿童视角讲述中轴线故事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6-09
一线中轴,承古通今。在北京市未来的规划里,南中轴将延长至永定河水系,北中轴则直达燕山山脉,山水间,城市有序发展。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北京中轴线,《北京:中轴线上的城市》(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雨燕飞越中轴线》(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中轴线》(北京联合出版公司)等作品,带领小读者们走进中轴线的世界。700多年来,北京中轴线不断“生长”着,伴随一代又一代孩子们的成长,也陪伴这座城一起走向美好未来。
感受中轴线上的历史温度
一线牵一城,一城汇一线,这些书籍带领小读者解锁历史光阴,感受其背后的温度。
“清晨,驼铃声由远及近响到永定门。跟着商队,中轴线之旅就开始……”北京的城市规划具有以宫城紫禁城(现故宫)为中心左右对称的特点,很多重要建筑都建筑在中轴线上。在《北京:中轴线上的城市》一书中,作者于大武带读者从京城南大门永定门北行,领略北京城的布局之美以及历史文化。
1948年,于大武出生在北京安定门内的一个胡同,在鼓楼附近的胡同里长大。“作者对北京这座古城有着很深的感情,幼年、少年时期常常玩耍的地方随着城市的发展建设,如今的北京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传统文化的精髓没有断,也不应该断。作者认为用画笔再现历史、传承文化、延续文脉是他应尽的一点儿义务,愿以此绘本献给小读者们。”《北京:中轴线上的城市》责编任伟嘉介绍,本书独具匠心地描绘出了以京城南北中轴线为基准左右对称的都城布局。自南向北,由古至今,纵览了四九城内外的时变境迁。作者用细致的工笔画描绘北京中轴线的四季、时代的变化。由3000多年前的蓟到元清明3个朝代,再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北京的中轴线在作者笔下一一展现,表现北京城正中央——紫禁城三大殿的拉页格外震撼。通过卷末的解说,能了解更多有关中轴线周围的结构美学和建筑艺术。
在书中,于大武动情讲述道,白云苍狗在晨钟暮鼓间白驹过隙,以一种接近直升机低空掠过的鸟瞰视角,在中轴线上感受明清近今之北京,有种沧桑雄壮的时光感。
“中轴线只是建城的开端,希望本书可以带领小读者感受到中轴线的历史风貌和时代发展的厚重内涵,通过中轴线了解自己的文化根脉,增强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骄傲,对于祖国的热爱,为自己的未来提供参考。”任伟嘉说。
听“北京城的精灵”讲传奇故事
“九龙柏”有着怎样迷人的传说?故宫里为什么没有树?一个个引人入胜的传说和故事让古老的中轴线不仅仅是一个文化符号,也是一幅徐徐展开的生动画卷。
在盛夏的北京,每当清晨和傍晚,北京雨燕在天空翱翔,是夏季古都的一道亮丽风景。雨燕是一种“永不落地”的神奇的鸟,也被称为“北京城的精灵”。“我是北京雨燕,‘北京城的精灵’是我最喜欢的昵称。我翅长身小,最喜欢在古建筑檐下的梁檩交错处筑巢。也许正是因为这特别的缘分,我成了北京中轴线申遗的‘代言人’。每年4月到7月,是我在北京定居的日子,中轴线的变化就像年轮一样,被我记得清清楚楚!这一年来中轴线有什么新变化,未来一年有啥大动作,且听本代言人细细道来——”讲述北京中轴线传奇故事的小说《雨燕飞越中轴线》采用亦真亦幻的写作手法,以一个孩子和北京雨燕的视角,俯瞰了金丝带一般的北京中轴线。该书丰富、立体地展现了北京中轴线上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百姓生活的烟火气,表现了中轴线丰富的文化内涵。
该书作者、儿童文学作家张之路在北京出生,在北京长大,因此他对北京熟悉且感情深厚。谈到创作这本书的缘起,他表示,在自己儿时的记忆里,雨燕在北京是非常重要的一景。“我把中轴线和雨燕两个关键词放在一起搜索,比如‘雨燕飞越中轴线’,就没有这个搜索结果,所以我觉得这个值得写,需要让更多人都知晓这件事情。”张之路表示,希望大家喜欢这部关于北京、关于雨燕、关于中轴线的小说。
展现古今变迁和文化传承
“北京中轴线申遗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支持,但是有很多人对中轴线并不是很了解,这时就非常需要用各种各样的角度来讲述中轴线的故事,把中轴线表达清楚。”清华大学教授、北京中轴线申报世界遗产文本团队负责人吕舟表示。
《中轴线》就是一本从历史到现代,从建筑到规划,从文化到生活,多角度梳理北京中轴线的文化、建筑和艺术美学等特质的可视化百科。同时作为一本关于中轴线的“进阶”科普读物,该书希望通过图解的方式为读者呈现有关中轴线那些鲜为人知的侧面。全书共分3个章节,分别讲述北京中轴线上的城市历史、建筑发展和生活文化。通过将大量的文献、论文进行梳理、加工,共汇集成39个主题——关于北京中轴线,人们关心、希望了解的主题。它们包括了14个北京中轴线上的“明星”建筑场景,14个中轴线上古今都市生活画面的纵向对比,11张独特角度的城市历史信息图。古今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尽在其中。在本书中,不仅展示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化,还探讨了北京中轴线所展示的中国都城建造和发展观。
“这本书用通俗易懂、形象生动的语言介绍北京中轴线,把中轴线上的历史,以及中轴线上重要的建筑、事件通过绘画的方式展现出来,是在文化遗产保护的过程中十分需要的,讲述中轴线的故事,讲述文化遗产的故事,这背后的核心是共同讲述中国的故事。”吕舟说。
古老与现代、幻想与现实的碰撞,象征着文化密码的传承和在传承中的创新与发展。北京中轴线上的故事,说不尽、道不完,一本书只是一扇打开这座文化宝库的大门,门后那段长长的路,还等待更多的读者走进来去探索、去发现、去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