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重点文化用纸上市公司:

多元化布局驱动业绩回升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5-31

□本报记者 祝小霖

  2022年,文化用纸市场出现多轮“一函两涨”的情况。“喊涨”之下,国内A股造纸板块的文化用纸生产企业2022年业绩表现究竟如何?《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对2022年营业收入超100亿元的太阳纸业、山鹰国际、晨鸣纸业、博汇纸业、华泰股份等5家A股上市纸企的2022年业绩进行梳理对比,可从它们身上一窥文化用纸市场整体情况。

太阳纸业:文化用纸贡献1/3营收

  通过对27家A股上市纸企业绩的梳理,可以发现太阳纸业是2022年度“创收”和“吸金”的双料王。其2022年实现营收397.67亿元,同比增长23.66%;净利润28.09亿元,同比下滑4.12%,在诸多文化用纸生产龙头企业中可谓一枝独秀。

  根据年报,截至2022年年末,太阳纸业纸、浆合计总产能超过1000万吨,山东、广西和老挝三大基地进入全面协同发展新阶段,并持续在林浆纸一体化全产业链上延伸和拓展。其中,非涂布文化用纸营收108.58亿元,占总营收的27.3%;铜版纸营收31.76亿元,占总营收的7.99%,可以看到文化用纸营收贡献了太阳纸业总营收的1/3。

  值得关注的是,在广西基地南宁园区项目中,太阳纸业2022年对园区内原造纸生产线实施技术升级改造工程,纸机可根据市场需求在特种纸、文化纸和包装纸等产品间切换,满足差异化的需求。在广西基地北海园区,已完成济宁市兖州区华茂纸业有限公司旗下的PM23纸机搬迁,实现了对文化纸机的跨基地搬迁和升级改造项目。

山鹰国际:海内外多元化拓展

  根据山鹰国际2022年年报,营收340.14亿元,同比增长2.97%;但净利润亏损22.56亿元,同比下滑248.87%。其受主要业务板块毛利率大幅下降,叠加前期收购标的商誉减值影响,导致经营业绩出现较大幅度亏损。

  从主营业务看,涵盖新闻纸、箱板纸、瓦楞纸、特种纸以及包装等多种产品线。对内,其自建及并购不断完善国内区域布局,目前在安徽马鞍山、浙江嘉兴、福建漳州、湖北荆州、广东肇庆建有五大造纸基地,现有落地产能700万吨。对外,通过回收纤维资源及高端纸种的部署,推动国际战略布局,持续在美国、英国、荷兰等回收纤维主要来源地开展贸易业务,在东南亚及欧洲布局再生浆,其控股子公司凤凰纸业的多品类文化浆纸年产能达36万吨。

晨鸣纸业:重视用纸新技术开发

  晨鸣纸业年报显示,2022年营收320.04亿元,同比下滑3.08%;净利润1.89亿元,同比下滑90.84%。尽管受制于市场需求疲软及生产成本高企等因素,晨鸣纸业盈利空间受到严重挤压,但仍在压力中保持盈利。

  在寿光本部、寿光美伦、湛江晨鸣、吉林晨鸣,晨鸣纸业主要生产印刷书刊、试卷、教材教辅等的文化用纸。从营收构成看,双胶纸2022年营收84.5亿元,占总营收的26.4%;铜版纸2022年营收41.5亿元,占总营收的12.97%,两者合计营收占比达到38%。在研发投入中,文化用纸也占据重要位置,其报告期内实施的8个研发项目,涵盖绿黄色健视文化用纸技术开发、高档书刊专用铜版纸技术开发、高强度期刊用纸新技术开发等文化用纸领域的3项,目前分别进入产业化、中试、小试阶段。

博汇纸业:新投产文化纸机

  2022年,博汇纸业实现营收183.62亿元,同比增长12.81%;净利润2.28亿元,同比下滑86.63%。面对产业链供应链运行不畅、地缘政治冲突外溢影响、需求疲弱和经济下行风险等不利因素,博汇纸业紧盯市场需求变化调整产品结构,持续开拓差异化市场。

  从分产品情况看,博汇纸业文化纸产品2022年实现营收20.62亿元,同比增长30.97%;文化纸生产量38.66万吨,销售量37.37万吨。值得关注的是,其2022年新投产年产45万吨文化纸机,目前调试实现稳定生产。

华泰股份:完善纸制品布局

  根据华泰股份年报,其2022年营收151.74亿元,同比增长1.82%;净利润4.26亿元,同比下滑47.27%。2022年,华泰股份积极调整原料结构和产品结构,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新品种,实现了造纸产业的合理布局。

  年报显示,“十三五”以来,为应对电子传媒发展对新闻纸行业的冲击,华泰股份积极对东营华泰、河北华泰、广东华泰等新闻纸纸机进行技术改造,成功完成日照华泰浆纸搬迁改造项目,通过调整原料结构和产品结构,成功开发出高档文化纸、环保型传媒纸等新产品,新闻纸、铜版纸、双胶纸等产品布局更加合理。2022年,其新闻纸营收18.56亿元,铜版纸营收20.14亿元,用于传播文化知识的书写、印刷纸张的文化纸营收33.0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