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经济日报》推出《智库圆桌》专栏
“围桌问答”尽览经济大势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5-16
□本报记者 隋明照
对一个话题约请专家进行介绍并非难事,但想要长期坚持,每期都有不同的主题和新意,且能保持较高的质量,就并非易事了。《经济日报》打造的《智库圆桌》栏目,就是难得保持较高水准的经济主题栏目,在选题策划和专家选取方面都有着不俗的表现。
广视角选题把脉经济发展
《经济日报》打造的《智库圆桌》栏目,在“智库”版上刊发,每次用一整版的篇幅,围绕一个主题,约请4位左右的专家,以问答形式进行呈现,目前已经推出了30多期。
《智库圆桌》栏目第一期刊载于1月3日第11版,这一期的主题是“有序推进人民币货币化”。在“圆桌论坛”展开之前,《经济日报》首先介绍了相关背景,即“‘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坚持市场驱动和企业自主选择,营造以人民币自由使用为基础的新型互利合作关系。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目前获得国际广泛认可,2022年8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正式生效,人民币在其中的权重由此前10.92%上调至12.28%,国际化水平稳步提升。本期邀请专家围绕相关问题进行研讨。”
寥寥几句,不仅交代清楚了选题背景,也起到了引发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这一期的主持人是《经济日报》理论部主任、研究员徐向梅,主持人向4位学界与业界专家提出了4个问题,分别为向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高海红提问国际货币具有哪些职能,怎么看货币国际化的成本收益;向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提问人民币国际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哪些特点;向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赵雪情提问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目前取得哪些进展;向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涂永红提问下一步应如何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4个问题循序渐进,非常有逻辑,而且选取的回答者也都非常适合回答相应问题,回答的内容有数据有分析,几乎全是干货,让人看完一整版报道便能对“有序推进人民币货币化”这一主题的基本内容、目前发展的状态以及未来发展的前景有大致的了解,十分过瘾。
经济学包罗万象,可选的话题有很多,《智库圆桌》栏目的高明之处尤其体现在其对于主题的选择上。其中大多数选题是宏大的、视角是广阔的,如有“积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全球粮食危机的影响与应对”等话题,涉及多行业、多地域;也有“有序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推进农村寄递物流体系现代化”这样与我国经济发展状况紧密结合、集中于某一关系国计民生行业的主题。但难得的是,不管选题大还是小,策划者都认真对待,不仅约请到学界、业界专家来谈问题说经验,也邀请了相关主管单位的政府机构负责人来进行介绍,每一期都是名副其实的“圆桌论坛”,干货满满,再加上不繁复又恰到好处的版式设计,让版面看起来不仅精致且具有内涵。
高品质栏目展现纸媒优势
网络时代,严肃纸媒何为?这是已经被讨论了十几年的话题,不同的回答者自会给出不一样的答案。之所以在评说《经济日报》的《智库圆桌》栏目中又想聊到这一话题,是因为记者从这个栏目中看到了在如今流行的网络传播渠道中已然鲜见的系统化、广视角去思考问题的园地。
诚然,城市压力大,打工太辛苦,我们需要“短平快”、不需要动脑子、“躺着就能看”的媒体内容与资讯,但个人要发展、社会要进步,就离不开费脑筋去解决的问题,以及需要一听到就“坐直身子竖起耳朵”的思考过程。近年来,在对某一新闻事件产生好奇,想要了解来龙去脉时,记者常常发现,一篇报道甚至一家媒体对某一事件的所有报道都不能还原事件的完整面貌,常常需要看很多篇报道才能明白事件的起因何故、发展怎样、结果又如何。这就导致遇到让人觉得读了“解渴”的报道,恨不得收藏加转发,并推荐给所有人。
《经济日报》的《智库圆桌》栏目,就是让人有“解渴”之感的栏目。虽然这一栏目没有美女主播出镜,也没有繁复的版面设计,从版面到选题再到行文,都把“严肃”两个字“写在脸上”,但丝毫不妨碍内容的好看。好看的点在于策划方面,几十期下来,每个选题都重大,都是关乎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课题;每个问题都有价值,条分缕析说清相关问题;每位嘉宾都权威,都有解答相关问题的实践积淀和理论高度。读后会让读者对这一经济话题的内容包括哪些、目前发展状态如何等形成基本的了解,而这也正是媒体报道所产生的比较理想的状态。
之所以认为这一栏目可圈可点,是因为知晓《经济日报》的《智库圆桌》栏目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于当世,这是读者了解经济话题的权威窗口;于未来,则是对一个时代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的忠实记录。同时,同为媒体人,知晓约请业界、学界权威并非易事,报纸上呈现的几十期版面,背后不知有多少次采访函、采访提纲的传递,不知经过多少次数字与细节的核对,这份坚持值得敬佩。
回到“网络时代,严肃纸媒何为”的问题,最终的答案或许并非孰去孰留。对于纸媒来说,尽快找到自己不可替代的优势所在才是关键。《经济日报》的《智库圆桌》栏目便是能体现出纸媒在深度报道、约请权威受访人方面拥有不可替代优势的例子。希望今后能看到更多这样的栏目,也希望这样的栏目越办越好,能够被更多人知晓,为更多人带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