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守正创新,科技政策报道这样“破圈”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5-16
核心阅读:做好政策解读类新闻报道,既是党报聚焦主责主业、服务发展大局的责任,也是媒体理应深挖的新闻富矿。融媒体时代背景下,传统媒体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但也迎来新的发展窗口期。这个契机就是超前策划、设置议题,通过消息速递、权威解读、话题评论等展现主流媒体的权威性、影响力和渗透力,使党报成为公众了解信息、解读政策的权威窗口。
作为来年经济发展和政策走向的风向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连续两年对科技政策“落重墨”:2021年首次将科技政策作为七大政策取向之一,对推动科技政策扎实落地作出重要部署。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则强调:“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强”,这一新要求,被写入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
科技政策是导向,是动力也是保障。如何将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第一时间送抵科研人员身边,又怎样让政策红利尽快释放?科技政策报道的重要性凸显,在强化科研人员、公众对政策认同感的同时,也为营造实施科技政策的社会氛围,督促政策落地见效提供舆论导向。
笔者在多年策划实施科技政策报道过程中,得出的结论是守正创新、践行“四力”,不仅要超前策划、设置议题,还要背靠权威“智囊团”及时解惑,更要及时跟进政策实施的动态、经验和问题,以内容优势、平台聚合、多端分发助力好政策落好地。
议题设置引领政策报道风向
做好政策解读类新闻报道,既是党报聚焦主责主业、服务发展大局的责任,也是媒体理应深挖的新闻富矿。融媒体时代背景下,传统媒体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但也迎来新的发展窗口期。这个契机就是超前策划、设置议题,通过消息速递、权威解读、话题评论等展现主流媒体的权威性、影响力和渗透力,使党报成为公众了解信息、解读政策的权威窗口。
近年来,我国多项科技政策协同发力、改革试点稳步推进,科技政策报道迎来黄金发展期。值得一提的是,《科技日报》不少政策报道找到了宣传和报道的平衡点,也获得了流量和公众的认可,这归结于守正创新、超前策划、选题新颖、精准传播。
其中的一个典型案例,是去年《科技日报》针对科研助理的精心策划,不失为一次成功的议题设置。其中,很多报道被众多媒体转发、转载,在扩大政策知晓率和促就业政策落地方面发挥了舆论引导作用。
2022年6月29日,科技部等七部门《关于做好科研助理岗位开发和落实工作的通知》公布后,《科技日报》打出了报道组合拳:第一时间刊发消息《2022年度科研助理岗位开发工作正式启动》、通讯《科研助理:吸纳更多青年投身科技创新》和评论员文章《稳就业促创新,科研助理大有可为》。新媒体平台发布视频《科研助理岗位,等你来!》,中国科技网同步推出“科研助理岗位等你来!”专题。
两个月内,《科技日报》及时、全面、深入报道科研助理岗位开发工作进展,全媒体发力展现科研助理岗位开发和落实工作的重大意义,介绍各地推出特色举措吸纳高校毕业生参与科研工作,并对提升科研助理岗位吸引力提出了专家建议,获得了科技部点赞和采访对象认可。
权威解读抽丝剥茧亮出角度和深度
一篇科技政策报道做得好不好,“快”字当先,更重要的是,要对政策传递的精神把得准、说得透、挖得深。在选题策划中,要从执行者的角度理解、决策者的视角解惑,钩沉出新、对比变化,站在历史、当下与未来的纵深中说实、挖透政策的亮点和深意。
所谓“快”,国家出台的大政方针有较强时效性,往往见诸科技发展进程的关键节点。只有充分了解、深度挖掘政策文件的亮点和变化,“淘”到科研人员关心的新闻点,快速而广泛地传播,才能提升政策的知晓率、接受度和受益面。比如,一些重大文件在严格采取保密措施的情况下,我们与相关部门对接沟通,提前形成策划报道方案,如“双碳路线图”、减负3.0行动、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科研失信行为调查处理,在第一时间传递权威信息的同时,赢得了流量的双丰收。
把得“准”,则意味着政治站位要高,要有坚定的政治敏锐性和清晰的思辨能力,方能在政策报道中做到冷静判断、精准拎点。这种新闻价值的判断,源自长期的政策涵养和素材积累,也来自和政策起草、制定专家以及长期关注政策变化的科技工作者、科技管理者的交流探讨、思想碰撞。
说得“透”,要对文件、政策进行全面分析与权威解读,找准新闻点小切口、故事化呈现。科技类政策往往导向性和专业性较强,这对记者提出更高要求,要做好“传声筒”,更要做好“翻译者”,将文件内容“翻译”成大白话,专业术语和繁杂数据用打比喻、作对比的方式讲清楚。
挖得“深”,则要在准确、客观的基础上,深入浅出找到政策展现的变化、亮点、突破,或是解决了以前长期想解决却未能解决的问题,或是为破解老难题找到突破口。
传播要“破圈”,策划得“靠谱”、内容必“破茧”,印象较深的一个案例是,2021年关于科研经费的一组策划。8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布《关于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作为多年跟踪科技体制改革的记者,笔者敏锐捕捉到其中变化——备受科研人员关注的科研经费管理再度破冰,如“买酱油的钱可以用来打醋”了,科研项目经费中用于“人”的费用更多了……很快,微信推出《扩大科研经费管理自主权 加大科研人员激励力度》的解读文章,随后,该文刊登在《科技日报》头版头条,引起较大反响。此后,在国新办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财政部部长助理欧文汉回应社会关切,笔者在现场抛出问题:“文件发布后,如何做好新旧政策的衔接?”这场采访让笔者坚定了做系列报道的信心,与报社领导沟通后,围绕科研经费管理减负、激励、监督三大关键词形成策划方案,带着问题细化采访,与同事分头采访中科院高能所、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等一线科研人员,以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科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等相关科研政策专家,抽丝剥茧地形成了《简除烦苛再“松绑”!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经费使用自主权》《激励力度前所未有!科研经费用于“人”的比例可超50%》《减负赋能同步推!科研经费要“放得开”也要“管得好”》三篇文章,做深挖透了科研经费管理的进展突破、待解难题,进而增加了报道的附加值。
需要注意的是,科技政策解读类报道中,记者要有较强的去伪存真的辨识力,还要背靠强大的“智囊团”及时答疑解惑,能精准、快速找到参与政策调研、起草、制定等环节的专家,当你挖掘到了政策出台的来龙去脉、争议焦点、故事细节等,才会跳出政策看政策,不仅提升了报道的权威性和客观性,也能增添可读性和感染力。
多维发力“严肃”新闻也能带流量
如何将内容繁杂的政策条文去“繁”从“简”、化“硬”为“软”?除了努力让文字表达浅显易懂之外,图片、音视频等表现可能会更出彩。比如,针对一些长篇累牍的科技政策文件,我们往往采用一图读懂、H5、动画等拎出亮点解读。
媒体融合怎么融?不是简单的一文多个端口推,而是根据不同端口量身打造不同产品,增加黏度、多维传播,比如微博可以设置话题,微信同步配发视频、长图等。
再回到科研助理的系列策划,两个月内,我们精心选择典型持续跟踪推进,通过“现身说法”方式多媒体呈现。《我是科研助理》系列视频以第一人称Vlog方式,原汁原味、充满张力地展现了科研助理在工作中的收获、经验、启示、成长,连续64天在微博、视频号和B站同步推出,播放量超200万;科技日报微博话题#我是科研助理#,阅读量超300万。
《光明日报》随后也推出了与《科技日报》Vlog类似的视频栏目,跟进报道,联动加持政策推广落地。政策千万条,落地第一条。近年来,我国科技政策密集出台,力度不断加大,科研项目、科技人才、科研经费松绑放权已做到了“应放尽放”“能放尽放”,但一些科研人员反映获得感依然不强,究其原因,卡在了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科技政策报道很大程度上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不仅释放政策利好消息,更为重要的是,要坚持问题导向,如实反映执行过程中遇到的大小问题,以及科研人员、科学家等创新主体对政策的反响、评论和建议,进而为政策的调整、完善提供科学依据,在增强执行力的基础上,确保好政策落实见效,惠及更多人。
(作者单位:科技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