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空之王》导演刘晓世:

左手拉着观众右手托举被拍摄群体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5-10

□本报记者 洪玉华

  “五一”档影片《长空之王》是首次聚焦新时代空军试飞员、讲述新型隐身战机诞生故事的影片。该片不仅甫一上映就获得淘票票9.8分、猫眼9.6分的评价,更让“主角”——试飞员、飞行员群体收获高关注度。多位试飞英雄和航空专家在受邀观影后用“真实”“激动”“看到曾经的自己”表达着感受。

  日前,《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了影片导演刘晓世,听听他分享的创作过程、拍摄理念与感悟。

“高保真”呈现航空题材

  问:《长空之王》的情节代入感很强,拍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一些难题和挑战?

  答:可以说一直在克服各种困难。最初我想拍一个有关飞行员题材的故事时,一些导演朋友还有电影院系的老师,都建议我不要拍,因为剧本不好写、拍摄难度大。在同国内外电影公司交流时,他们也说拍飞机戏比拍宇宙飞船戏在技术上难多了。因为大家都没有见过宇宙飞船,可是每个人都见过飞机,所以任何细小的不真实都会让影片减分。

  这是我独立执导的第一部故事片,创作过程很煎熬很孤独。对于一个新导演来讲,挑战可能在方方面面,比如投资人为什么要相信你可以拍好这部电影等。因此,我们在剧本写完后,用了10个月时间画稿,用动画方式完整做了一遍135分钟的电影。

  问:这么说来,电影的文本打磨经历了很长时间?

  答:在文本这部分一共用了两年多时间,团队采访了300多名试飞员及各类工程师、设计师,收集了100多万字的素材,剧本写完后再请专家甚至一些院士挑毛病。最后数了数,有编号的剧本有30多本,没有编号的加起来有200多本。我把剧本给合作伙伴看时,他们说读完后就像读了一本飞行手册。

  问:前期积累了这么多素材,最终选择的标准是什么?

  答:第一个标准是真实、由衷。影片源自真人的真实经历,我们采访了众多试飞员或者飞行员,很多台词都源自采访中的原话。

  另外一个选择标准是新奇。我记得问过一个18岁的新学员为什么喜欢飞行,他说小时候喜欢米老鼠,动画片里的米老鼠爱闻汽油的味道,他当飞行员也可以闻这个味道。我印象特别深刻,他像个孩子一样天真烂漫,对飞行的理解很浪漫,他们还没有成为真正的飞行员,没有真正体验到飞行的危险和挑战。

展现试飞员成长过程

  问:影片塑造了很多立体鲜活的试飞员角色,您怎么评价邓放和雷宇两位主要角色?

  答:我们给雷宇的设定是“90后”,父母对他很疼爱,他第一次对家庭的反叛是成为军人、飞行员。他热爱飞行、好胜心强,有一些新奇的观点。我不想写一个很完美的人,这个人物有他的性格弱点,也经历了很多痛苦,最终干成很伟大的事业。

  邓放和雷宇不一样,这个人物我也很喜欢。邓放是能力型选手,很骄傲甚至有一点狂妄。他和雷宇执行最后一次任务的那场戏,我每次看都会感动。片中落地后他们握手,他对雷宇说“你是最好的对手”,对于一个骄傲的试飞员来讲,这本身就是褒奖。

  问:影片中韩局长和张大队说道,上一代飞行员是勇气型,他们那一代是技术型,新一代是专家型,您怎么看这种传承?

  答:抗美援朝战争时急需飞机,试飞员拼的就是勇敢,所以第一代是勇气型,拿命来换数据。第二代是技术型,航空飞行器越来越复杂,一个优秀试飞员的操练技巧、操控能力非常重要。现在,航空技术引入了人工智能、数据链,试飞员越来越早地介入飞机设计和生产,在一些空中试验科目时,还要能带着问题去飞,飞完以后和设计师、工程师一起分析数据。因此,现在的试飞员是专家型,既要勇敢又要有操控能力,还要有航空理论基础,这就是传承、迭代、升级的过程。

  问:电影取材真实故事也要考虑商业性,这其中您是怎样平衡的?

  答:这是一部电影,它一定要让观众喜闻乐见,同时承载着我们要表达的情感和价值观。虽然故事来自试飞员的真实经历,但它毕竟不是科研片,也不是纪录片,我们要在讲好故事的前提下,给观众带来视听享受。

  影片涉及的专业术语很多,但我们不能用一个不严谨的概念去替代专有名词,所以只能尽量做到用视觉来体现。当专有名词转化成操作按钮、由演员操作的时候,晦涩的名词自然就消失了,专业和非专业观众都看得懂。一部好的电影,肯定是左手拉着观众,右手托举着被拍摄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