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马鞭》:时代发展和民族文化和谐表达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5-10

□本报见习记者 齐雅文

  蔚蓝的天空、碧绿的草原、飞驰的骏马……看过电影《小马鞭》的观众,很难不对其中的人、事、物、景产生向往和赞叹。该片讲述了少数民族少年昂萨尔梦想当一名叱咤风云的赛马手,赚取奖金,从而减轻家里的生活负担。在众人的帮助下,他不仅完成了自己的梦想,完成了学业,还为家乡的马背文化传承作出了贡献。

  近日,在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组织策划、天山电影制片厂具体创作生产的电影《小马鞭》创作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围绕这部电影的题材、主题、台词、内涵等方面展开交流,并针对其叙事结构、人物塑造、情感表达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建议。


回归儿童电影本色

  《小马鞭》是一部风格清新自然的儿童影片。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中国电影家协会原秘书长、研究员饶曙光说:“它呈现了儿童片的本色,描写了孩子的成长。这份成长不是通过苦难,而是通过孩子自身对周围人和世界的认识所发生的改变而获得的。这样的过程更回归人性,回到人物本身。影片通过孩子的世界看周围人,更能让观众产生共情。”

  在叙事上,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中国电影资料馆)融媒体中心主任、《中国电影报》社长、《当代电影》主编皇甫宜川认为,《小马鞭》在成人世界里建构了一个儿童世界。他进一步说道,这个儿童世界是由昂萨尔和小美丽构筑的,然后又通过昂萨尔和父亲、哥哥以及小女孩爷爷,尤其是和快递员的关系,将儿童世界和外面的成人世界联系起来,二者叠加形成戏剧冲突,由冲突到和解,展现了影片主题和基调。

  “影片虽然通过昂萨尔的儿童视角在讲故事,但成年人依然能被感动,会被这个故事牵引,其呈现并没有低幼化。”中央戏剧学院教授李红说出了自己的感受。

  观看完《小马鞭》,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孙承健的直接感受是质朴干净。“无论是整体调性把握、演员表演、镜头运用和场面掌控手段,都在质朴中透露出坚定积极、纯粹干净的力量,让人产生共鸣、涤荡人心。”

  “一部电影成功与否,最终落点是有没有塑造好人物,有没有用视听语言把人物放在观众的脑海里和心灵间。从这个角度看,《小马鞭》成功了。”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张同道举例,影片中,情节和人物关系实现了精准融合,少年昂萨尔的表情、动作都深深打动着观众。


民族文化打动人心

  从类型角度看,孙承健将这部影片定义为儿童体育片。他认为,这种类型在国内电影中是较为稀缺的,其定位也是由新疆地区独特的生活习俗所决定的。

  《小马鞭》生动表现出的哈萨克族马背文化,给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常务副会长、研究员张卫留下了深刻印象。“马的美学在《小马鞭》中表现得畅快淋漓,我们感受到了哈萨克族男人作为马背英雄的自豪感。”

  “通过影片,我看到了传统和创新之间的美妙关系。”《看电影》杂志主编、作家、影评人阿郎说,影片主要体现的是马和马术之间的关系。当下,马术是一种带有表演性质的体育竞赛项目,可是对于一些少数民族,例如哈萨克族而言,马是基本生活的伙伴,骑马也是一种生活方式,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影片中,我看到了基于传统的、讲述人类生活际遇的永恒话题,而这个话题又呈现出有别于以往艺术作品的风格,这是让我感动的地方。”阿郎说。

  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赵丽芳表示,《小马鞭》的题材切入较为巧妙。“一方面,我们看到醉人的草原风情,看到故事的发生具有独特的民族和边疆特色背景。另一方面,我们看到父子间的亲情、孩子间的友情、多民族间的交情,它表现出了人和人之间、民族和民族之间温暖的交流。”


展现独特风土人情

  张同道观察到,很多民族电影在拍摄漂亮风光的时候,一不小心就变成“炫富”,把电影变成风光片和民族知识展示片,喧宾夺主、陷入误区。但《小马鞭》中的壮美草原、蓝天白云和哈萨克民族文化都“融化”在情节里,不突兀生硬。“那么美的风光和有意思的风俗,一定要准确地放到故事中,特别是在人物形象塑造的时候要融进去。”

  赵丽芳也谈道,《小马鞭》没有为了所谓的民族特色、边疆特色,用建造玻璃围墙的方式,把整个故事架空在美丽但遥远的时空语境里,而是非常写实地将物流快递、马术进校园这些有当下时代特征的新发展主动放在了故事中。

  影片中的雪山、牧场、森林、河流等赏心悦目。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中国电影资料馆)电影史学研究部副主任、中国儿童少年电影学会副会长、研究员李镇说:“对于久居城市的人们来说,田园牧歌式的美是无比壮观的,但影片用不动声色的方式铺陈开来,让人特别激动。”李镇用“一部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电影”来形容《小马鞭》。他注意到,影片画面色彩的饱和度很高,形式和内容相互统一,环境和叙事以及人物塑造紧密联系。“风景是影片主旨和人物精神世界的外化,这么美的地方一定有美的故事和美的人存在。”

  通过一个简单的故事,《小马鞭》润物细无声地展现了中国边疆地区发展进步的新面貌。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中国电影资料馆)融媒体中心副主任、《中国电影报》副总编辑张晋锋观察到,美丽的草原风光、赛马和骆驼等元素,展现出独特的风土人情,整体观感既轻松愉快,又无比感动。对没有去过新疆的观众来讲,具有很强的震撼力,可以说,弘扬了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同时展现出中华美学精神。


慢热作品细水长流

  在多方肯定影片积极意义的同时,在影片的叙事表达和宣传发行方面,专家也提出了各自的建议。

  孙承健认为,影片想要表达的东西颇多,比如两个民族的友谊,两代人的情感,父与子的情感,兄弟之间的情感。“想要表达的东西,无论是信息还是意义如果太多,容易适得其反。在我看来,电影叙事把一个东西表达充足就可以了,表现得越多,观众接受得往往越少。”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索亚斌认为,《小马鞭》的适度原则把握反而使电影呈现出独特的形态。“它具有朴素的故事,以儿童成长、儿童心理变化为主线,但是又反映了当代新疆社会生活和时代特征。这可能也是一个比较适合当代现实社会环境的创作基调,我觉得是一个值得去接续发展的方向。”

  在做好影片发行方面,中国电影基金会理事长、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张丕民提出几点建议。他认为,可以在影片上映前夕,请相关网络博主以及电影博主进行观看、给予宣传。同时,做好国际传播,尤其是对周边国家的宣传,让更多国际观众可以看到《小马鞭》这样具有鲜明民族特点的优秀影片。

  由于在高校工作,赵丽芳谈道,当前不少患抑郁症的孩子背后都有着原生家庭教育问题,《小马鞭》既是孩子成长的故事,同时也能让成人看到问题。因此,影片在宣发时可以侧重在成人和孩子共同成长等方面。

  索亚斌坦言,从片名上看,影片或许不会第一眼吸引观众,但它一定会有自己的生存空间,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小马鞭》属于持久放映的慢热型作品,将影片和儿童教育、文旅行业等进行结合开发,相信会带动儿童教育、新疆旅游等多方面话题和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