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有制企业党建》依托一刊一网一微融媒体平台
树专业话语权 探智库转型路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5-09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非公有制企业的数量和作用决定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在整个党建工作中越来越重要。作为全国党建研究会非公专委会会刊,《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的办刊使命,就是讲好非公党建领域好故事、唱响非公党建领域好声音。10余年来,《非公有制企业党建》一直按照“全国非公领域党建大刊要刊”定位,聚焦全国非公党建重点、难点、热点,依托一刊一网一微融媒体平台,通过不断拓展融媒体传播平台、创新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积极探索媒体智库化转型,构建起一个全国性的非公党建学习交流传播平台。
内容精品化:办好看有用的期刊
不同于传统领域党建工作,非公党建的工作对象来源于体制外,青年人居多,思想活跃;非公党建工作底子薄、难题多。因此,《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办刊伊始就坚持“上接天线”,树立专业领域话语权,同时要求创新办刊形式,积极向青年人的口味靠拢,办一本“有思想、讲故事、重表情”的非公党建专业刊物。
办刊过程中,刊社和中组部相关部门以及全国党建研究会常年保持联系,密切关注我国非公党建进程,全面观察追踪中央和地方非公党建工作的重大举措,做好非公企业党建的舆论引导。如刊社不间断梳理非公党建大事、要事;策划《听总书记一席谈》专栏,定期梳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公党建、非公经济、企业家精神等重要论述,常态化选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解读等重要文章;聚焦重大时间节点,推出重磅主题专刊,如建党百年专辑《领航》、党的二十大主题专辑《新征程·再出发》等。与此同时,刊物重点关注全国各地非公企业党建实践经验,关怀非公企业党务工作者和党员,致力成为全国非公党建人士沟通交流的平台。记者常年深入企业车间、走进基层一线,面对面地采访企业党组织书记、党员;常态化开设《我当书记》《双强学堂》等一系列接地气、有温度、有深度的一线专栏;设立“两新红领”微信群每周互动分享等沟通机制,运用开门办刊和全媒体手段切实增强报道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展现非公党建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巨大变化。
作为一本面向青年人群的专业党建读本,刊社编辑部一直以来十分注重刊物的创意和格调,注重文化沁入,以精神的馨香引导读者,和读者达成一种更深层次的交流。在语言风格和版式设计上,注重阅读体验,培育党建宣传的亲和力和感染力。文风上,刊物始终注重用符合时代特征的、平等对话的、用事实说话的语言方式来提升刊物的亲和力。在封面、版式上也有许多新鲜尝试,采用了众多简洁的意象设计,突出点题当期策划,同时,引入许多新生代期刊的风格,通过不时穿插的整页甚至跨页图片来调和整本刊物阅读的节奏。内容实用、案例生动,使得《非公有制企业党建》集聚了大量“忠粉”,发行量每年增长幅度较大,目前全国发行量已突破26万份。
传播融合化:建开放立体大平台
党的创新理论传播应充分借助融媒体优势,拓展传播平台、创新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因此,在加快融媒整合步伐,积极拓展传播新路径上,《非公有制企业党建》一直求索创新。目前,已构建包含一个网站、一个微信公众号、一个抖音号、一个新闻客户端频道的全媒体专业化大党建平台。
近年来,随着非公企业党建网几轮改版,刊社不断发挥专业平台优势,增大原创稿件比例和专题专栏的打造。通过对首页频道、栏目视觉上的进一步优化,让重点专题专栏的视觉传达更直观;重点加强第一时间对非公党建领域大事要事的深度解读,对全国各地两新党建工作创新资讯的快速更新;将特别重要的内容和活动设计成专题页,如《数字党建创新案例》《六稳六保两新力量》等大型专栏的推出都为刊社集聚了大量用户。在微信公众号的运营上,编辑部也是探索原创稿件成系列、重点选题变专题的方式,强化读者的阅读记忆。如结合热点时事推出《两新党建新闻联播》《跟着党代表读报告》等专栏;将微信平台作为当期刊物主刊内容的预告和延伸平台,发布新刊推荐、选题意见征集、主题策划延伸阅读等,以实现融媒体的有效互动。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在把发力点放在热点中着眼“大主题与小切口”,先后推出《“小”快递服务“大”民生》《“一条红线”串起“全链同心”》《“四千精神”系列述评》等多篇爆款推文。以《“四千精神”系列述评》为例,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务院总理李强在记者会上语重心长地用“四千精神”鼓励广大民营企业家,编辑部立即抓住这一热词,当天召开选题会,第一时间布置“四千精神”系列述评任务,从不同角度提炼不同观点,连续5天发布5篇独家述评,全网阅读量达100万+。
刊社挖掘非公企业党建有着天然而独特的优势。一方面,专题化的呈现可以将散落的珍珠串联,达到集大成和一目了然的效果;另一方面,刊社通过在网站开辟地方频道,达到了与各地的深度连接。这些年,刊社网站已先后开辟北京、浙江、安徽、云南、太原等多个省、市级非公党建地方频道。同时,刊社还持续探索以特色性的活动集聚黏合用户,持续激活用户。先后举办“两新组织创意党组织生活视频大赛”“双强大讲坛”“全国园区党建哪家强”等活动,影响人群近千万。其中“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年 我为两新党建打CALL”一项活动所获得的“10万+”推文就达18篇。党的二十大召开后,刊社“两新力量”抖音号同步上线,编辑部还发起“奋进新征程·两新青年说”微宣讲视频展播活动。
品牌智库化:打造专业服务新领域
在媒体如何建设新型智库的理论探索和模式构建方面,《非公有制企业党建》从讲好故事、传递信息,延伸至思想挖掘、价值传递,通过打造专业采编队伍、重塑传播机制,为媒体智库化探索奠定基础,并积极构建智库服务地方及两新党务工作者的交流平台。
发挥平台在两新党建领域的独特资源优势和内容核心竞争力,积极汇聚刊社所拥有的院校专家、党务红领、组工干部智囊团群智群策,以地方党委组织部门和各级两新组织党组织为重点服务对象,提供两新党建调查研究、课题撰写、品牌策划、舆情分析、展陈文案创意、党建咨询、论坛研讨、整体媒介传播影响力提升策划、党建培训等多方面的综合型智库服务,实现年度利润700万元以上。
2022年以来,《非公有制企业党建》聚焦主业,开启以智库型媒体为目标的全面转型。紧抓全国非公党建工作会议10年时间节点,编辑部全面梳理10年来非公党建领域面临的十大共性问题,并组建专项课题组,开展调研与采访。编辑部全体以专业型记者转型为目标,以回答“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为任务,以“实质作用发挥、产业链、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数字经济、两新党务人才队伍、园区非公企业党建、两新党群服务中心、两新党建品牌、新生代企业家传承、共同富裕”10个方面为观察主题,以提炼前瞻性观点为目标,深挖问题、探索解决路径,最终形成了10个篇章、近30万字的两新党建观察白皮书。在此基础上面向全国征集遴选逾百个创新案例,全面开展对百个案例的复盘、提炼分析,形成了《十年十述》系列10篇深度述评和10篇专家观察笔记,为各地组织部门、两新党组织决策与行动推进提供了有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