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洮南市富文街道富兴社区:
“扫黄打非”覆盖社区文化阵地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5-08
□本报记者 张席贵
社区通过微信朋友圈、大屏幕、居民微信群、宣传展架、宣传单等多种形式大力开展宣传活动,汇聚正能量,丰富百姓娱乐生活,全面覆盖社区文化阵地。近日,记者在吉林省洮南市富文街道富兴社区采访时了解到,该社区多形式、多角度开展“扫黄打非”工作,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构建群防群治格局
富兴社区党委书记张国芬介绍,社区成立于2003年9月,占地面积为1.42平方公里,辖区共有4个网格责任区,有居民2566户,常住人口4093人。社区一直把“扫黄打非”工作作为党管意识形态的重要抓手,作为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和文化安全的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全面加强让“扫黄打非”工作扎根基层,渗透到辖区居民的生活中,构建了群防群治的大格局。
张国芬介绍,他们推动“扫黄打非”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治平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共用办公条件、共有骨干队伍、共建相关制度,将相关企业、单位、场所、人员等纳入网格管理,进一步下沉监管力量。
社区坚持“一盘棋”思想,进一步明确“扫黄打非”基层站点特别是基层网格员的任务、标准及工作内容,定期召开两委成员培训会议,定期报送“扫黄打非”线索、信息。
富兴社区党委根据洮南市委相关部署,将“扫黄打非”作为年度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任务进行细化分解,明确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和有关部门职责、任务,建立会议制度,实行巡查与分级管理结合的日常监管,建立网络举报队伍和网络文明监督员队伍,密切关注网上不良舆情信息及有害宣传品,做到早发现早处置。
宣讲接地气贴人心
于德清是辖区的义务宣讲员,在“扫黄打非”安全知识宣传上,于德清包揽了辖区的义务宣讲任务,尤其是对孩子们,他耐心地讲解什么是“扫黄打非”,孩子们常常听得津津有味,受益匪浅。
张国芬介绍,他们还利用富文微课堂,经常开展视频宣传,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引导辖区群众了解更多“扫黄打非”相关知识。在开展“扫黄打非”进校园活动中,他们在辖区内洮南市第六小学开展“学法、守法、用法、走向成长之路”、法律进课堂“护苗”培训等活动,各班组织开展以“护苗·绿书签”为主题的班会课,同学们在网格长的带领下观看了“绿色读书,文明上网”的宣传片,亲自书写“绿书签”,进一步认识到维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性。
“下一步,我们将在富文微课堂开展‘扫黄打非’专题节目,利用宣讲基地针对辖区内学生开展‘扫黄打非’宣传活动。”张国芬说,他们将进一步创新思路、提升标准,做到防范更加严密、监管更加有力,为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和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和谐的文化新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