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2023年中小学图书装备高质量发展论坛聚焦——
以优质内容资源助力书香校园建设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5-05
“计划通过3至5年的努力,持续促进青少年学生读书活动的深入开展。”日前,由教育部、中宣部等八部门印发的《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实施方案》,为当下全国各地进一步推动青少年阅读深入开展提供了工作方向和行动指南。
学校图书装备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组织学生阅读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基本保障。近日在江西南昌举办的2023年中小学图书装备高质量发展论坛,来自出版界、图书馆界、教育界的多位嘉宾相聚一堂,围绕优质内容资源助力书香校园建设主题建言献策。
选好书
慧眼辨劣,做好阅读“守门人”
“书是用来读的,校园图书装备更应该明确这一点,好书主要看内容,无关大小薄厚,也无关精装平装。”因为工作关系,韬奋基金会全民阅读促进会会长刘国辉去过许多地方的中小学图书馆,发现一些图书馆仅仅考虑图书数量达标,忽视了图书质量。“选得精,读有价值的书,不但是读书人的追求,也是卖书人、买书人的追求,当然更是图书馆特别是学校图书馆的选书人的最高追求。”刘国辉说。
刘国辉认为,作为图书馆,特别是中小学图书馆选书,必须精心抉择,至少应该从以下四个维度加以考量:一、功能属性定基调。要根据图书馆属性目的定位的不同选择图书,珍本馆有珍本馆的标准,地方馆有地方馆的特色。二、读者群体要对标。中小学图书馆面对学生,自然抓住品德素养、知识文学读物、课外阅读、考试用书、励志教育等等类别的图书,总之是重在读而不在藏。三、选择版本是重点。不同出版社有不同版本,不同时代更是不同版本,一本书的不同次修改印刷也有不同版本,图书馆要了解哪些出版社在哪些方面专业性强,哪些版本更适合学生阅读。四、慧眼辨劣是关键。图书品种过多的时代,对中小学图书馆选书来说,不是慧眼识珠,更关键的是慧眼辨劣,把平庸、低质的图书阻挡在学校图书馆之外,是学校图书馆馆藏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读好书
搭建平台,让更多好书进入校园
《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实施方案》强调,要丰富学生读书内容。倡导广泛全面阅读,完善阅读指导目录,要做好阅读内容审核把关,确保青少年学生读物质量。
要读好书,首重抉择。当下中小学校图书装备的实际情况究竟如何?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学校图书装备分会理事长刘晓东介绍,从初步调研的情况看,目前各学校图书装备已经达标,但相当一部分装备质量并不高。
在谈到馆藏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时,北京市数字教育中心图书馆工作特聘专家李晓燕也谈道,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中小学图书馆事业进入快速发展轨道。不少学校图书馆硬件指标都已接近国内先进水平,但以高质量为标志的新发展格局和以数字化为主导的新技术环境对中小学图书馆事业新一轮发展提出了新要求。目前我们的差距还很大,尤其表现在馆藏资源质量上,大多没有形成能满足教育教学需求的馆藏资源体系,直接影响到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以优质内容资源促进书香校园建设高质量发展,需要出版界、图书馆界、教育界的共同努力。中宣部印刷发行局副局长、一级巡视员董伊薇指出,全民阅读工作在中小学校要打主动仗,学校图书装备工作要落实“开局引导”和“规范校正”作用,促进中小学生做到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
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秘书长李瀛表示,本次论坛为全民阅读推广实施主体的学校、阅读内容资源提供主体的出版发行机构以及校园阅读活动指导主体的教育装备管理部门搭建了一个多方互动交流平台,是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深入推动全民阅读、促进书香校园建设的又一次有益尝试。
刘晓东则介绍,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学校图书装备分会于2022年8月成立了新一届理事会,目前有会员单位近300家,包括来自中央及地方有代表性的出版社、出版集团、发行集团,各级教育装备指导和管理部门,中小学图书馆及与图书装备相关的企业。“我们愿意为作者、出版者和小读者搭建更务实的平台,并采取一系列措施,让更优质的图书进入校园。”刘晓东说。
善读书
融媒时代,坚持传统与数字阅读相结合
浙江省中小学阅读共同体建设的实践活动值得学习、借鉴,它不但带动了丰富的家校阅读,更从阅读教研、阅读评价到活动设计、课程开发全方面对教师作了专业指导。健全的制度、积极的氛围、专家的引领、数字平台的助力等,浙江省中小学阅读共同体建设对于推进中小学校阅读教育具有示范引领作用,来自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的王豫灵分享了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引领市县教育技术中心、阅读指导委员会以及117所中小学构建浙江省中小学阅读共同体的历程。
融媒体时代,全民阅读工作更要以内容服务为核心,以数字化为手段,积极探索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阅读+教育”的运营模式,打造优质高效的校园数字化阅读服务平台。2022年8月,碟子湖学校成为南昌市“智慧阅读 书香校园”示范学校。碟子湖学校副校长王元清介绍,该校智慧阅读平台建立后,学校语文教师群策群力,设计了该校学生智慧阅读书单,书单分为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教师每月至少向学生推荐一本必读书、4本选读书。为保护学生的视力,发挥平台的最大作用,学校积极提倡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方式:线下纸质阅读,线上测评和展示,双线双轨搭建好学校的慧阅读工程平台。“智慧阅读平台让我校从建校开始就坚持开展的阅读活动有了‘新’的抓手,评价有了‘数’的支撑,师生的动力更足了。”王元清说。作为知名数字出版企业,北京中文在线阅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杜嘉以“优质数字资源助力书香校园建设”为题,讲述了中文在线的具体做法和实践,借此希望能够为学生提供适宜、优质、多样、健康的阅读资源建设,服务学生处处可读、时时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