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河南省“扫黄打非”工作守正创新营造良好文化环境——
激浊扬清担使命 新风正气沁中原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4-26
□本报记者 吴明娟
“一枚‘绿书签’飘然而至,它飘进校园、飘进家庭、飘进书店、飘进网络,它飘进我们生活的角角落落,它希望守护一个干净的文化世界,让每个孩子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4月18日,河南省委宣传部制作推出“护苗2023绿书签行动”公益宣传微视频,动员全社会支持和参与“绿书签行动”,共同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
大力扫除文化垃圾、打击歪风邪气、筑牢全省思想文化安全防线……近年来,河南省“扫黄打非”办公室举旗亮剑、奋楫扬帆,有力维护了文化市场和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稳定,有效服务了全省工作大局。2022年,河南省共收缴各类非法出版物322.8万件,处置涉“黄”涉“非”信息21.9万条,查办“扫黄打非”案件376起,在全国“扫黄打非”工作综合考评中再次名列前茅。
强阵地 净化网络文化环境
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河南省“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各成员单位的履职尽责,也离不开河南全省各地有关部门积极担当、主动作为。
做好“扫黄打非”工作,说到底,就是打好一场场的网络空间“阵地战”、专项整治“攻坚战”和未成年人保护“持久战”。如何打好网络空间“阵地战”?围绕“扫黄打非”网络主战场,全省各地攻防并举,针对网络“黄”“非”突出问题,一边严格管理,一边强化打击。
近年来,网上“扫黄打非”工作吹响冲锋号,“净网”行动一直在路上。河南全面加强情报信息搜集监测,持续提升网站监测监管能力;组织开展专项监测和网络督查,持续强化封堵查删,严防倒灌传播;在做好对全省网站日常监测监管的同时,加强重要时间节点监测监管。针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网络问题,河南省“扫黄打非”办公室靶向施治、精准打击,开展网络社交平台、电商平台、搜索引擎、网络游戏和网络文学等系列专项整治,在清理平台、净化领域方面下了一番“绣花”功夫。两年来,全省共排查网上有害信息269万余条,取缔涉色情低俗网站595个,注销属地违法违规互联网站ICP备案7758个。
此外,河南省还把查办网络案件作为推进“扫黄打非”斗争的有力抓手,先后组织查处了郑州荥阳“唯美次元”网站传播淫秽物品牟利案、平顶山舞钢“6·19”传播淫秽物品牟利案等一批重大网络案件。周口查获“魅爱”网络直播平台传播淫秽物品牟利案,对771人依法采取了刑事强制措施,该案是近两年来国内查办的影响力最大的直播类案件,被评为2021年度全国“扫黄打非”十大案件之一。
狠治理 维护新闻出版良好秩序
整治假媒体、假记者、假记者站等“三假”活动,打击侵权盗版,是“扫黄打非”工作的重要任务。
为了维护新闻出版良好秩序,河南一方面狠抓传统媒体领域违法犯罪活动,及时转交群众举报线索,加大查处力度;另一方面,紧盯新闻信息、弹窗、推荐、热榜等重点环节,严厉打击自媒体从事虚假新闻、扰乱网络传播秩序等活动,加快挺进互联网主战场。2022年以来,河南共查处各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类案件320多起,涉案金额600多万元,公安机关抓获犯罪嫌疑人94人,案件多为冒充媒体记者编辑虚假信息对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个体经营者恶意攻击、恐吓、威胁,实施敲诈勒索、强迫交易、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
“扫黄打非”工作点多、线长、面广,是一项系统工程。联防协作、查办案件是近年来河南省“扫黄打非”斗争始终坚持的一个有效措施。通过与相关省(区、市)加强联防协作,丰富协作机制内涵。与鄂豫皖“大别山工程”、苏鲁豫皖“淮海工程”及鄂豫陕渝毗邻地区、豫晋陕“黄河金三角”协作区域相关省市县区,协同打击省际跨界传播非法出版物活动。近3年来,河南办理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督办案件40余起,仅2022年就有10起,包含河南某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涉嫌侵犯著作权案、河南淅川“9·14”涉嫌侵犯著作权案等,其中平顶山“8·02”侵犯著作权案获评2022年度全国“扫黄打非”十大案件。
“扫黄打非”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为了进一步夯实进基层工作,将力量触角延伸至城市社区、农村集市、城乡接合部等基层“最后一米”,河南重点围绕“一老一小一青壮”分类做好监管服务,“一条主线、两个平台、三级联动”的工作模式日趋成熟,相关经验已在全国介绍推广。截至目前,河南省累计建成基层工作站点6.1万余个,获评全国“扫黄打非”基层示范点30个。
重宣传 护助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是“扫黄打非”工作的重要职责。一直以来,河南省聚焦“育新人”使命,组织各方力量共同“护苗”。
河南坚持把宣传教育挺在前面。围绕“护苗”主题,抓住春节、开学季等节点,制作推出网络版《致全省师生和家长的一封信》,印发纸质宣传彩页。在“绿书签行动”系列宣传期间,全省各地联动启动灯光秀宣传,同时点亮、同时播放,全时段、多形式展示公益广告语、宣传海报和公益短视频,受到群众一致好评。
为了把有意义的事情做得有意思,郑州市依托基层示范点网安馆邀请小朋友们在“元宇宙”里过佳节,鹤壁市制作创意面点送祝福,漯河市推出以“护苗”为主题的农民画作品亮相第八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河南各地持续创新宣传载体,凝聚全社会保护合力,积极引导广大青少年绿色阅读、文明上网。
围绕推进“护苗”联盟建设,河南主动策划、牵头组织开展的沿黄九省(区)“护苗”书画大赛、诗歌大赛等活动,取得良好成效。“沿黄九省(区)通过联合举办‘扫黄打非·护苗’书画、诗歌大赛,切实强化了省(区)间的协作及联防联控,拓宽了沟通渠道,凝聚了九省(区)协同合作力量,以书画、诗歌这一文艺方式推动更多人了解、认可‘护苗’行动并积极参与到‘护苗’行动中来,有力巩固了‘扫黄打非’联防协作新防线。”相关负责人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河南还改建中小学“护苗”工作站,依托全省进校园实体书店、“复兴乡村少年宫”建设“护苗”宣传教育基地,把“护苗”主题宣传教育融入到思想道德建设、全民阅读等主题活动中,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4月20日,在安阳世纪学校万名师生齐声诵读的现场,“绿书签”翻飞旋转着,它守护着一棵棵幼苗,那枝叶上滚动的露珠折射出一个金灿灿的太阳……
“我们要摒弃骄娇二气,像我们的父辈一样,把青春和热血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助力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孩子们的铮铮誓言响彻在红旗渠畔,也回荡在一亿中原儿女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