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严有度做好主题出版

作者:苏嘉靖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4-24

  主题出版担负着时代赋予的责任使命,如何找到“对”的方式将“对”的知识传播出去,是主题出版要面对的重大课题。要想解决好这一课题,关键一点就是要落实好松严有度的编审原则。“松”是对写作风格、文学创作的松,“严”是对历史事实、价值导向的严。

  在主题出版实践中,有些编辑为了不犯错,对内容“一刀切”,对待问题不思考、不研究,甚至把不是问题的问题划归为问题;不懂不学,缺乏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基本素养,对内容任意删改,以致歪曲作者原意,破坏内容结构的完整性、连贯性,这种出版物一旦流入市场,轻者闹出笑话,严重的则给广大青少年传递错误历史观、价值观。

  与此相反,另有一些编辑在主题出版实践中则是使命感不足,一方面缺乏政治敏锐性和研判能力,另一方面则缺乏责任心和问题处理能力。有的编辑对于编辑加工的稿件走流程、看形式,不仔细审查,只关注字面错误;有的出版机构或是为了经济效益,一味迎合市场、唯作者是从,不严格执行三审三校的出版流程,或是价值导向存在问题,利用主题出版触碰意识形态灰色地带,不尊重历史、不尊重先烈,以隐蔽的、难以发现的形式,将错误价值观裹挟在看似“平淡”的文字描述当中,侵蚀青少年心灵。

  而这些问题的源头就是没有做好松严有度的编审工作,或是盲目追逐经济效益、出版责任使命不足,导致放任不管,一味地“松”;或是管理僵化、消极怠工、辨识能力不足,导致“一竿子打死”,一味地“严”;或是两者兼具,对出版机构而言,价值导向模糊、管理低效,对编辑人员而言,缺乏责任心、业务能力低下,结果该严的时候松,该松的时候又严。

  为了同时避免这几种倾向出现,应当强化3个工作要点:一是明确定位,严把政治关;二是保证品质,严把史实关;三是注重可读性,严把质量关。并以此为纲领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和严格的编辑准则,精准落实松严有度的编审原则。

  要加强出版机构内部管理,始终保证坚持正确出版导向。在主题出版实践中,要严格政治审查、学术审查,确保出版物价值导向正确、基本史实无误。对于容易引发歧义、致人误解的场景描写和细节刻画,要严防死守、“睚眦必究”,发现一处,解决一处。此外,主题出版还应当适应时代、适应读者、适应市场,如在严格审查的基础上,改变某些教条式的人物呈现方式,增加阅读趣味,引发读者共鸣。 (作者单位:学习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