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阅读为青年人打开更大视窗

作者:岳明萱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4-21




  近日,《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上海图书馆、阅文集团联合发布的《Z世代数字阅读报告》显示,数字阅读新时代,在“Z世代”作为文化消费主力军的不断驱动下,数字阅读进一步呈现出多元化、立体化的发展态势,不仅重塑了阅读方式和文化交流的路径,更为青年人的快乐成长和文化传播创造了新的可能、打开了更大视窗。

  同时,作为全民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阅读也在阅文集团等产业力量的坚实助力下,逐步厘清面向青年人搭建专业教育、文化传承、人格塑造桥梁的新使命,锚定内容高质量发展和形态创新不断发力,推动文化数字化在时代浪潮中阔步前行,未来可期。


数字阅读成为精品内容“扩音器”

  生活在一个科技日益进步、文化丰富多元的新时代,人们也在不断打破以往对数字阅读“碎片化、泛娱乐化”的刻板印象,开始认识到阅读精品内容并不拘于形式,甚至得益于电子设备随时随地读屏的特性,精品内容的影响力和声量得以不断扩大,深入塑造着青年人的文化素养。

  《Z世代数字阅读报告》显示,青春文学、文学、心理学、传统文化读物、科幻是“Z世代”最爱的五大书籍类型。其最爱的各品类TOP1读物中,不乏《鲁迅全集》《论语》这样的跨时代经典,数字阅读无疑已经成为连接青年一代和传统文化之间的重要桥梁。

  “00后”读者婉婉告诉笔者,自己非常习惯于在手机上阅读传统书籍,“一方面因为专业是中文系;另一方面则与个人兴趣有关,会阅读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书,比如汉服、扎染等相关内容,尤其是图书馆借不到或者不方便去图书馆的时候,手机阅读就成为首选方式。”

  除出版物外,网络文学作为数字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数字阅读持续供给着精品内容。2022年,《灵境行者》《夜的命名术》等网文作品不断打破订阅、月票纪录,获得越来越多“Z世代”的喜爱。《深海余烬》等4部科幻网文作品获得第33届中国科幻银河奖,成为以科幻网文为代表的网络文学从量变到质变的标志之一。

  “95后”读者牧川表示,虽然关注点各有不同,但自己身边的同龄人中多数都有阅读网文的习惯,“甚至有一大部分人是先接触到了网文改编的电视剧,然后特地去读原文。”

  首都师范大学艺术与美育研究院教授许苗苗认为,当前的数字阅读对象已经不局限于纯文本,而是围绕精品IP核心生发出影视、有声书等多样态文化形式。能够提供契合不同阅读偏好的丰富形式,正是数字阅读得以降低门槛、推动全民阅读新增量的重要优势之一。


从“悦读”中汲取成长的力量

  “Z世代”之所以成为数字阅读的主力军,不仅因为这一形态更适应其与生俱来的数字化生存经验,更因为数字阅读在满足其获取信息、知识之余,为青年一代提供了更多互动方式和交流空间,使快乐与成长可以在数字阅读中兼而有之。

  从阅读到“悦读”,快乐几乎可以作为主线,概括“95后”读者夙夕与数字阅读的故事。夙夕2022年的数字阅读量接近20本,其中印象最深的网文作品则是多次蝉联起点月票榜榜首的《大奉打更人》,因为它带来了“纯粹的快乐”。自十几年前接触网文至今,夙夕几乎和网络文学同步成长着。“从最初和书友在QQ群里欢快讨论,到一群人尝试写小说,再到被《诡秘之主》触发了做视频的念头,直到自己成为网文UP主,而对话的第一个作者竟然是我的网文启蒙作家月关,想不到自己的真实经历画出了一个故事线回收的闭环,现在想来那些都是最快乐的时光。”

  快乐之上,还有成长。“95后”读者涂山鹿鹿告诉笔者,自己阅读的原则就是有益于个人提升,“无论是增长见识、开阔思维,还是具体方法论的指导都可以,比如阅读《焦虑》,主动学习如何缓解焦虑情绪,阅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来培养优秀习惯,等等,其中一个方法我一直在用,通过记录清单和日程让生活井井有条,确实很有帮助。”

  《Z世代数字阅读报告》显示,与涂山鹿鹿一样,2022年阅文平台推出的心理学书籍新增读者中58%为“Z世代”,其关注自我成长和心理健康的阅读趋势呼之欲出。

  杭州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夏烈认为,心理学之所以成为年轻人最爱的TOP3类型书籍,一方面是由于这些作品展示了现代和后现代社会普遍的心理问题的科学剖析和治疗方法,有助于初入社会的“Z世代”理解和缓解相关时代征候;另一方面,心理学作为与科学相似的“硬核知识”,也在“Z世代”的阅读版图中形成了对纯粹文学艺术作品类型的有益补充。


数字阅读不断创造青年一代阅读增量

  数字阅读以其内容丰富性、载体多元性、触达便捷性、交流互动性,逐步成为“Z世代”开阔视野、激活想象、传承文化、健康成长过程中不可小觑的重要力量,不断创造和牵引着青年一代的阅读增量。

  中国传媒大学专任研究员李安认为,在全民阅读连续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今天,文化强国建设在新时代也对产业侧、平台侧提出了新的使命和课题。“在培养青年阅读习惯的基础上,也亟须平台在时代发展、国家号召、用户需求、企业利益等方面做好平衡,储备多品类优质内容,满足青年在平台求知、塑造审美乃至锻造人格上的深层次需求,实现青年与文化的深刻观照,这才是数字阅读平台的终极使命。”

  值得欣慰的是,以阅文集团为代表的数字阅读平台正在助力全民阅读、文化数字化等领域持续发力。截至目前,阅文集团已经与数百家出版单位和上千家文化单位合作,平台出版物覆盖人文社科、历史哲学等近50种主流品类;平台有网络文学作品数千万部,包含200多种内容品类;覆盖上亿“Z世代”用户。

  同时,阅文集团也在围绕IP资产,着力夯实文化数字化底座。2022年,144部网文作品入藏国家图书馆,百部网文作品入藏上海图书馆,助力数字图书馆建设;3000+阅文IP有声剧上线,70+漫改作品启动连载……从“开卷有益”到“开屏有益”,数字阅读正在拓展文化的半径,创造崭新的可能。

  正如许苗苗所说,“在青年视野中,屏幕既是终端,又是起点。数字阅读背后是富矿,它能挣脱介质的阈值,打开更大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