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实践寻找答案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4-21
前不久,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那么,调查研究有哪些方法?中国共产党提倡的调查研究与中国古代、西方社会学的社会调查有什么异同?历代中国共产党人是怎么运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如何正确开展调查研究?基层治理都有哪些生动实践?
杨玉成、王千阁所编,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快·学习:调查研究》一书从经典论述、传统源流、一脉相承、率先垂范、当代思考、报告样本、红色遗址等多方面,对以上问题进行了梳理回答。全书主要有三个特点:
一是呈现古今中外关于调查研究的实践。调查研究古已有之,全书在“传统源流”这部分,介绍了中国古代早期的社会调查和近代以来西方社会学家的调查研究。对《禹贡》《周礼》《史记》等古籍关于华夏先祖社会调查的实践作了介绍。《尚书》中《洪范九畴》甚至提出“敬用五事”,即貌、言、视、听、思,实际上是对社会调查主要内容、主要过程、主要方法的论述和概括。而在近代西方,社会学的产生和发展一直伴随着经常的、大规模的社会调查。以上这些内容对我们了解近代以前中外调查研究的概貌大有帮助。
二是着重阐述历代中国共产党人对调查研究的继承与发展。书中一脉相承和率先垂范两部分,也是全书的重中之重。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把调查研究视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方法。《摩泽尔记者的辩护》是马克思关于调查研究的开篇之作,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是一部运用马克思主义社会调查方法分析社会问题的专著。列宁将调查研究看作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调查研究,把调查研究作为一项重要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20世纪30年代,毛泽东深入实际相继做了寻乌调查、兴国调查、长冈乡调查、才溪乡调查等,作出了正确的阶级分析和策略,为探索出符合中国革命实际的土地政策、革命道路、阶级路线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深入各地调研、反复研究论证,提出了“小康之家”的概念,党中央据此逐步描绘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习近平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注重和坚持调查研究的光辉典范。他在地方工作时,都会走遍辖区各地,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之江新语》开篇即讲《调研工作务求“深、实、细、准、效”》。党的十八大后出台的中央八项规定第一条即为改进调查研究。
三是联系现当代实际,多角度阐释如何进行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有法可依、有矩可寻。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需要掌握正确的调查研究方法,坚持实事求是,掌握第一手资料,运用科学的方法。实地观察、访谈调查、会议调查、问卷调查……“当代思考”“报告样本”两个部分阐述了掌握调查研究的经验方法以及当代启示。
当前,党的二十大已经绘就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伟业的宏伟蓝图,全党正在大兴调查研究。阅读《调查研究》一书,对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一线把脉问诊、解剖麻雀,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掌握调查研究的本领,把调查研究之风发扬光大,全身心投入党的二十大部署的各项任务,全身心攻坚克难、干事创业大有裨益。
(《快·学习:调查研究》 中共党史出版社 杨玉成 王干阁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