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美术语言讲好中国故事

作者: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社长 管慧勇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4-20



  讲好中国故事,这是时代的命题。五千年的悠久文明、百年的峥嵘岁月、新时代的复兴蓝图,蕴含着无数个精彩纷呈的中国故事。纵观人类文明发展与演进,通过叙事表达思想,大抵有三种方式,一是通过口头语言,以讲述的方式代代相传,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至今还保留着不少口述、说唱的作品,如我国西藏地区的英雄史诗《格萨尔王》就是以民间说唱方式口口相传,流传至今。二是通过文字来记录与表达,这是人类文明的跃进,仓颉造字的故事至今还在流传,足以说明先人对文字的敬畏之心已经流淌在我们的文化血脉之中。世界不同地区不同文明都创造出了属于自己文明系统的文字,为记录自己的历史文化作出了不朽的功绩。在这个历史进程中,中国的汉字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在世界文明记录中绽放异彩。三是以图像等视觉语言系统来讲述故事、表达思想,图像以特有的方式直接拨动观者的心弦,跨越了语言隔离的藩篱,更直接、更有力。如何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传达出中国思想,为人类提供丰富多样的哲学思考、生活方式、国家治理模式等等,这是时代给我们出版人的命题。如何用美术语言讲好中国故事,则是新时代美术出版人内在自觉的要求。

  用美术语言讲好中国故事,是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近年来出版实践中的指导思想,既是战略定位,也是战术打法。战略定位,意指一家专业美术出版社在新时代的使命任务,它所承担的出版价值和意义。毋庸置疑,出版是传承文明、赓续文化、传播思想重要的文化行为,即使出版社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初心使命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放弃。用美术语言讲好中国故事,这就是浙美社的战略定位。战术打法,意指在当下选题策划过程中,要紧扣中国故事的三个层面。这三个层面,指向三种文化,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三种文化为锚点,在选题策划紧密结合美术语言,讲好中国传统文化故事、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讲好新时代故事。

  用美术语言讲好中国传统文化的故事,这是美术专业出版社最得心应手的。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优秀的美术作品不胜枚举,伟大的艺术家灿若群星,是出版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宝库。浙美社近年站在美术史的宏阔视角,以全面梳理艺术大家文献为基础,以个案来构建美术断代史,持续推出了《黄宾虹全集》《潘天寿全集》《诸乐三集》等一系列中国近现代艺术大家的文献与作品集成,通过高清印刷还原的作品,以最质朴的视觉语言,对传统文化最精髓最妙不可言的笔墨,作了最生动的诠释,获得了读者高度认可。此外,随着考古热的兴起,对文明的探源也为出版界高度关注。浙美社紧扣这一命题,推出了《国家图书馆藏金文全集》等一批图书,多个项目获得了国家出版基金资助。

  用美术语言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这是最能考验美术出版工作者叙事能力和技巧的。百年大党——中国共产党在100年的激荡岁月和历史风云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写下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篇章,这也是我们出版的资源宝库,在浙美社的出版历史上,就出版过像《路》《共和国领袖故事》等一大批优秀图书。2021年,浙美社邀请著名摄影家杨绍明撰写了一本反映邓小平的著作《点亮——一位摄影师眼中的邓小平》,这本以影像追寻历史、追寻伟人光辉的画册,通过“风云人物”“指点迷津”“平凡生活”3个篇章,不仅从不同侧面完整而又准确地刻画了一代伟人邓小平集伟大与平凡于一身、形神兼备的形象,而且为当代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提供了真实、形象、感人的见证。该书出版后,获得读者的高度评价,入选了2021年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而另一部入选中宣部2022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的《美术经典中的党史》,则以更宏大的视角,精选反映百年大党在100年中丰功伟绩的112件美术作品,通过历史事件和美术创作构思的多向解析,用图像还原和再现历史,向读者清晰生动地阐释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征程。

  用美术语言讲好新时代的故事,这是当代出版人投身时代洪流,回应时代之呼、回答时代之问的必由之路。浙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萌发地,“千万工程”“乡村振兴”等,这些就发生在当下,发生在身边,能真真切切触摸到、感受到的新时代的故事。浙美社近年也推出了一系列选题,如反映衢州农民美术创作的《种文化》、反映乡村振兴的《从大地生长的艺术》等,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讲述了农民怎么从“种庄稼”到“种文化”的故事,讴歌了新时代的农民新生活和乡村新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