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述皮书发展历程 建构皮书知识体系

社科文献社推出谢寿光《皮书论稿》

作者:孙海悦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4-19


  本报讯 (记者孙海悦)由中国出版协会副理事长、中国社会学会秘书长谢寿光撰写的《皮书论稿》,日前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原副院长李培林为《皮书论稿》作序表示,该书是谢寿光20多年推动皮书高质量发展的完整记录。书中既有以“皮书”为研究对象的相关概念内涵及外延的界定,也有实操性很强的关于皮书研创规范的出版标准;既有论述严谨的学术论文,也有闪耀着智慧火花的现场演讲实录。通过该书,可以跟随作者的笔触,去还原一个学术平台、智库平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的全部历史;通过该书可以看到,皮书的发展在推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各领域原创知识体系的构建、在提升中国智库国际影响力中所起的不可或缺的作用。

  皮书是对中国与世界发展状况和热点问题进行年度监测,以专业的角度、专家的视野和实证研究方法,针对某一领域或区域的现状与发展态势展开分析和预测,具备原创性、实证性、专业性、连续性、前沿性、时效性等特点的公开出版物,由一系列权威研究报告组成。在中国,皮书特指20世纪末以来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蓝皮书、绿皮书、黄皮书等“皮书系列”的简称。它起初是出版社内部使用的工作语言,随即被学术共同体和智库接受并使用,经媒体的转换传播,到21世纪初被社会广泛接受并传播开来。

  《皮书论稿》详细论述了皮书从一个出版社的图书品牌发展成为哲学社会科学知名学术平台的全部历程,既是关于皮书的最详尽的梳理与总结,也对皮书推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记录中国式现代化路径进行了远景展望。该书从知识社会学和出版学等学科视野提炼概括了皮书的本质特征,建构了关于皮书研创、出版、传播的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