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讲好百姓故事

作者:北京市大兴区融媒体中心编辑 杨朝杰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4-18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人的心灵深处一旦有了源源流淌的“活水”,便有了创业创造、建功建树的不竭“源泉”。对于我而言,真实地讲述好老百姓的故事就是我的“活水”。

  在我参与策划的众多报道中,《我和我的宝贝》系列报道让我最为印象深刻,因为报道不仅紧紧抓住服务民生这一重大主题,而且避免由上及下的贯穿式采编和大开大合的宣传方式。其实,服务民生就是要策划好、讲述好最典型的人物事例,需要找准小切口,从典型人物、典型事例的小处着手,找好发力点进行策划采访。

  因此,在策划《我和我的宝贝》系列报道中,经过头脑风暴我梳理拟定15个典型人物和事例,其中既有社区工作者,也有带动村民致富的农民,还有记录北京市大兴区生态环境变化的摄影爱好者,以及乡村卫生院走家串户的家医……人物事例各不相同。在梳理每个典型时,我把这些典型人物身上的闪光点进行高度提炼,也由此确立了系列报道的发力点。

  有了初步规划后,我们兵分多路进行前期采访,完善总体策划思路。我们采访了首创“民情日记”的社区党总支书记刘亚静、依靠小刀片嫁接西瓜苗带动村民致富的李树霞、用相机记录大兴区生态环境变化的摄影爱好者王京华、乡村卫生院用小摩托走家串户的家医董倩怡……扎实的采访也更加有利于我纠正初始策划中不切合实际的思路,避免在办公室闭门造车,使策划和采访更加紧密结合。经过二次头脑风暴,一个个选题思路不仅更加清晰,也使我更加坚定初始策划立意的准确定位,让策划变得更加具象。

  事实上,《我和我的宝贝》是完善前期采访后拟定的专栏名称,这是因为展示采访对象成就的闪光点就是讲述好每个人与“宝贝”的故事。而之所以叫“宝贝”,则源于“宝贝”是每个典型前后巨大变化的源头活水,是改变的动力和创新源泉。那么,怎么讲?谁来讲?我认为一定要围绕“宝贝”确定每个典型的密切关联人物进行规划。因此,实施采访,我先让受访者了解我们的策划思路,进而讲述出和“宝贝”最生动最真实的故事。

  例如,在《我和我的宝贝》系列报道中,《“民情日记”小本子大用处》讲述的是用好民情日记才能真正服务到居民心坎里的故事,讲述了自2019年以来,大兴区观音寺街道首座御园二里社区每年都会有几大本被写得满满当当的民情日记,以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的方式呈现出琐碎繁杂的社区工作服务当地群众的事情。《小刀片嫁接出大家的好日子》讲述的是靠小小嫁接刀改变命运的李树霞,带着姐妹们年嫁接西瓜苗190万株,把自己的宝贝嫁接刀和技术变成大家致富的“宝贝”。《妙笔生花点睛梨农幸福生活》则是讲梨农孙启红种梨树30多年,依靠独到的授粉技术掌握果品品质,生生把赏花和采摘的游客长期吸引到自家只有360棵梨树的梨园中,实现了从外出销梨到坐等采摘的都市梨产业提升。

  成功源自实干,几期精心策划的选题更加印证了好的策划才能产出好的新闻作品。在此过程中,我也深刻感受到扎实的策划,会让作品更加严谨,故事更加生动,也更能使作品贴近百姓、贴近生活、贴近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