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国标准化大会对行业有何影响?

标准引领 印刷产业链协同创新

作者:彭明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4-12

  作为标准化领域的高端智库平台、国内外标准化广泛合作平台、标准化知识宣传推广平台,首届中国标准化大会日前在IEC国际标准促进中心(南京)召开。国内外标准领域的众多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会聚一堂,共商标准化发展大计。首届大会以“标准与统一大市场”为主题,举办了一系列标准化活动,充分彰显了标准与统一大市场建设的紧密联系。首届大会的成功举办,创造了贯彻实施《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的良好氛围,同时也开启了包括印刷行业在内的各行业标准助力高质量发展、赋能未来的全新局面。

全产业链条推进标准体系建设

  印刷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加工制造业的特点,又有现代服务业的特征。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印刷行业横跨二、三产业,涉及印刷设备、纸张、油墨、印版和辅助材料等诸多要素。此前受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国内疫情冲击明显的超预期影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产能过剩的印刷市场竞争更为激烈,企业发展同质化竞争日趋白热化,纸张、油墨价格等不断上涨,印刷企业面临多重压力。

  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能够推动各产业有序衔接、高效畅通,更好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促进创新要素有序流动和合理分配。对印刷行业而言,需要产业链各环节齐心联手打破行业和领域壁垒,以便打通产业链堵点,降低各环节的供应链管理成本,促使成本下降,实现健康持续发展。因此,需要围绕全产业链条推进标准体系建设,深化产业链上、中、下游的协同合作,鼓励龙头企业带动上、下游配套中小企业共同开展标准研制,推动形成统一协调的标准体系。

  未来,科学、统一的标准将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作为生产、贸易与服务的标尺,为印刷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形成绿色节能低碳产业生态圈

  随着绿色低碳发展在全行业形成共识,应加快推动政策、规划与标准形成合力,在顶层设计时应加大引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先进团体标准的力度,促进印刷业绿色低碳发展水平全面提升。

  在首届大会上,全国印刷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召开了印刷业绿色低碳技术发展论坛,以“绿色低碳为动力,构建高质量标准体系”为主题,邀请了10位专家进行技术交流,通过技术交流谋划绿色低碳标准体系建设。

  与此同时,全国印刷机械标委会在“双碳”方面率先启动了国家标准《印刷机械 油墨干燥及固化装置能效评价方法》的制定工作,通过组织行业相关企业参与标准编制,共商共建印刷绿色低碳节能生态圈。此后,来自印刷机制造商、油墨生产商、干燥及固化装置制造商、印刷厂、高校和科研院所的40余位专家参加了起草工作组第一次研讨会,首先围绕“热风干燥装置的能效评价方法”展开讨论,与会专家认真审定了主要技术条款并进行了充分论证,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后续还将结合标准印版基本参数的确定、标准承印材料、标准承印油墨等进行研讨。

  可以明确的是,印刷行业实现“双碳”目标,必须通过整合行业内外多方资源和优势,由印刷设备企业、印刷企业、耗材生产企业、科研机构等单位共同努力,以健全印刷领域能效标准,提升市场整体竞争力为目标,协调多方面资源实现真正技术融合。唯有如此,才能提高行业在技术研发、市场开拓、“双碳”发展等过程中的效率,推动形成绿色节能低碳产业生态圈。

  (作者系全国印刷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