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图举办研讨和展览展示古文献“四大发现”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4-03
本报讯 (记者李婧璇)3月28日,“二十世纪初中国古文献四大发现对现代的启迪”学术交流活动在国家图书馆举行。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历史研究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王宇信,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一曼等甲骨、简牍、敦煌、明清档案等领域的专家,分享“二十世纪初中国古文献四大发现”的研究成果,交流“四大发现”在当代的时代价值和重要意义,探讨如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推动中国古文献在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在国家文物局指导下,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敦煌研究院、甘肃简牍博物馆、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联合主办了“二十世纪初中国古文献四大发现展”,展出甲骨、简牍、敦煌遗书、明清档案等多种类型的珍贵文物文献共249种、382件,是迄今为止“四大发现”主题相关文物最大规模的展览。展览自2月15日面向公众开放以来,参观人次突破12万。同时,展览推出“线上超现实看展体验项目——古籍寻游记”,吸引了大量年轻群体观展。此外,策划举办《沙漠考古与居延汉简》《敦煌遗书漫谈》等讲座,邀请专家多角度解读“四大发现”,阐释古文献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