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画H5《春来江水绿如蓝》

吟咏古典诗词 礼赞绿水青山

作者:徐平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3-21

  □本报记者 徐平

  全国两会召开期间,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等新媒体平台联袂推出音画H5《春来江水绿如蓝》,用一幅山水画卷展现出江苏10年变化的自然生态之美。该H5巧妙地将古典诗词的朗读配音与江苏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手绘图画相结合,借用中国传统卷轴的设计理念,将江苏10年来实施“碧水蓝天”工程的美好景象淋漓尽致地通过新媒体的艺术形式呈现出来,一首吟咏自然山水的古典诗词与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交织,礼赞了江苏绿水青山的自然画卷。

  描绘壮丽生态画卷

  201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引用古诗点赞江苏美景,嘱托江苏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春来江水绿如蓝》呼应了10年前的殷殷嘱托,用H5的形式描绘了10年来建设美丽江苏的壮丽生态画卷。点击进入H5,一边品鉴古诗词《忆江南》,一边徐徐展开一幅绿意盎然的秀美画卷,江海、运河、湿地等景观呈现出江苏的自然风貌、人文底蕴,较为全面地展示了江苏长江大保护、生态环保和美丽江苏建设取得的成绩。

  《春来江水绿如蓝》在内容上分为5个章节,分别聚焦自然生态之美、绿色发展之美、融合共生之美、水韵人文之美和城乡宜居之美的主题,选取“浩浩江海”“生态湿地”“多样物种”“秀美运河”“绿色人居”等多个实践案例,讲述长江流域生态岸线环境治理所取得的显著成效,绘就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图景。南京28条入江支流水质全部达到考核要求、扬州修复湿地1440亩、宿迁生态环境持续向好……H5用城市地标形象呈现城市生态数据,将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用鲜活的形式讲述出来,避免了数据的空洞堆积。H5还选用“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诗句作为标题开篇,也正好呼应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而且形成古今妙语佳句的明暗呼应,让这幅自然山水画卷多了一份江苏的人文韵味。

  沿袭传统古风古韵

  《春来江水绿如蓝》在形式上沿袭了中国古代“诗、乐、舞”合一的传统,在吟诵诗词的同时,配以《春江花月夜》乐曲,并利用抠像技术将一翩翩起舞的少女置于画中,吟诗、听曲、赏舞、观画共同融于H5之中,呈现出独具魅力的古风古韵。传统的古典文化与现代的数字技术相融合,让文化产品制作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间。屏幕上的指尖点触,让视觉体验与听觉享受相结合、让文字数据与手绘插画相结合、让真实舞动的少女与虚拟流动的背景相结合,呈现出美轮美奂的艺术效果。

  同时,《春来江水绿如蓝》还实现了传统文化艺术形式与现代技术表现手法的结合,打造出沉浸式、场景化、游戏化的传播特点。H5以卷轴的形式徐徐展开,将江苏各地的自然山水、城市景观、宜居乡村绘制成插画,营造出“人在画中游”的体验感,让用户在指尖点触中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少女婀娜的舞姿与千古传诵的诗词佳句、徐徐流动的插画共同形成动画效果,虚与实的场景形成完美合一的叠加。该策划注重用户参与,借鉴网络游戏的设计界面,通过点击城市地标查看生态数据,让H5多了一份交互式体验,并用别样玩法拓展传统报道,全面展示了江苏长江大保护、生态环保和美丽江苏建设取得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