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推出融合报道《苏轼穿古今 当惊世界殊》
一部“苏东坡穿越剧”诠释文化自信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3-21
□本报记者 汤广花
“苏东坡醉卧历史长河之畔,不知不觉中,时光穿梭千年。忽然,一缕清风将他唤醒……”3月14日,由《湖北日报》全国两会跨省联动报道记者策划推出的融合报道H5《苏轼穿古今 当惊世界殊》在网友间热传。这条新媒体产品以跨省联动报道的形式,讲述了宋代大文豪苏轼穿越回现代的所见所闻所感,巧妙反映了新时代我国保护、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助力推动筑牢文化自信。
小巧报道诠释重大主题
这条小巧的融合报道H5,其时长仅有几分钟,却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创新之作。
2022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眉山考察三苏祠时指出:“一滴水可以见太阳,一个三苏祠可以看出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说要坚定文化自信,中国有‘三苏’,这就是一个重要例证。”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强调,“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三苏”中包括苏轼。他“四海一生踏歌行”,足迹遍及南北,留下大量宝贵文化遗产。“假如苏东坡穿越到今天,与故地对望,与现代对话,他会看到怎样的文化盛景?”在亮明主题之后,该报道讲述苏东坡穿越到他生活、从官过的四川眉山、湖北黄州、海南儋州等地,一路看到传统文化被很好地保护、传承和弘扬的盛景,并与现代人对话,有不少所见所闻所感。
例如,在四川眉山,当苏东坡“看到”三苏祠时,欣喜地说:“我家旧宅历经千年沧桑,竟还保存得如此完好!”在湖北黄州,苏东坡“来到”遗爱湖公园,“听到”游客介绍说,该公园“因苏东坡所作《遗爱亭记》而得名,是黄冈倾力打造的一座以苏东坡文化为主题的自然生态公园”。在海南儋州,苏东坡“发现”900多年前自己的讲学场所“载酒堂”,现已是儋州东坡文化旅游区核心景点东坡书院,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该报道还穿插了三地的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的点评,通过全国人大代表、眉山市青神中学副校长王晓梅,全国人大代表、黄冈市委书记李军杰,以及全国政协委员、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过建春等代表委员之口,介绍了三地保护传承传统文化的做法和打算。
穿越之后,苏东坡“表示”,“我此次返眉山、探黄州、访儋州,惊喜地看见中华大地正处在昌明的盛世。”再次点明了主题。
手指轻点可观融合创新
H5《苏轼穿古今 当惊世界殊》在报道上亮点突出。《湖北日报》《海南日报》《四川日报》三省的党报记者联动,除了分别踏访苏东坡生活、从官过的地方,还采访了来自这三地的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丰富了报道内容,也放大了报道效果。
该H5在制作上也有特点。一方面,语言描述生动传神。在苏东坡与现代人的“对话”以及他自己的“感言”中,融入了不少东坡诗词和相关历史典故,颇为有趣。例如,在苏东坡穿越之前,吟诵了经典诗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立即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又如,在了解到湖北黄州的传统文化保护举措时,他“感叹”到“归去来兮,吾再归于此,人生底事,来往如梭”,读来耐人寻味。
另一方面,该H5融合了漫画、音乐、照片、SVG跳转互动按钮等诸多元素,整体风格清新雅致。具体而言,所配的漫画灵动且画面感强;插入了一批苏东坡生活、从官过的地方的照片,包括三苏祠、遗爱湖公园、东坡书院等,真实地还原了场景;音乐则选取丝竹类音乐配昆曲,既让人感受到现当代文化繁荣的盛况,又有一种缥缈空灵之感,契合了穿越的意境。
值得一提的是,在该H5的结尾,一位年轻学子来请教:“东坡先辈,我们怎样才能成为像您这样的大文豪?”苏东坡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年轻人要坚持文化自信,多读经典,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下去”,进一步升华了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