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留存历史底稿 树立精神坐标

作者:孙海悦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2-24

  □本报记者 孙海悦

  名家力作迭出、精品结集荟萃、样态丰富多元,2023年北京图书订货会上,新时代文艺出版工作者坚守出版品质、打磨精品力作,文学出版尽显丰饶景象。

  名家新作亮眼

  为时代留存记忆,小说这一文学形式为广大读者所喜闻乐见。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作家王跃文的最新长篇小说力作《家山》,细密编织沙湾村耕织劳作的日常生活,在充满诗性的生活图景中呈现人物命运变奏,堪称一部波澜起伏的地方史志。《烟霞里》是鲁迅文学奖得主魏微酝酿多年的长篇小说,用编年体的方式检视和回顾了一个女人与国家40多年发展变迁同步的繁茂又寂静的一生。作家徐坤的《神圣婚姻》以宏阔的视野、锐利的笔触,直面海归青年、来京的“外乡人”、城市高知、挂职干部等从“不适应”到“适应”的过程,写出时代价值观念中变革的人生和不变的真谛。

  浙江文艺出版社《凉州十八拍》是鲁迅文学奖得主叶舟聚焦河西走廊创作的长篇史诗小说,以20世纪上半叶的河西首郡凉州为原点,塑造了一批来自民间且拥有文化自觉与大义担当的凉州子弟,纵横历史、气势雄浑、荡气回肠、包罗万象。茅盾文学奖得主王旭烽创作的长篇小说“茶人四部曲”经全面修订后重磅推出,记述了恢宏的历史变局中,杭家人继承与发扬茶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以四部曲的规模见证个人史、家族史、民族史中的百年中国。

  精品结集呈现

  为记录时代变革,讲好中国故事,集中展示何建明报告文学创作力作,宁夏人民出版社推出了《何建明“五个一工程”获奖作品》,丛书包括《诗在远方》《国家行动》《奠基者》《我的天堂》《忠诚与背叛》5种,作品熔铸着时代的深刻印记,记录着当代中国的历史变迁和巨大成就。

  盘点年度最佳文学作品、记录社会变迁和普通人的生活,辽宁人民出版社“太阳鸟”文学年选始终与时代相依相伴,至今已连续出版25年。2022年“太阳鸟”文学年选重整羽翼,组建了以中国作协副主席阎晶明为主编的新编选团队,对丛书进行了全面改版创新。

  新版“太阳鸟”文学年选分“散文”“随笔”“杂文”“短篇小说”“小小说”共5卷。每一分卷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从分卷主题可见编选者的文学态度,同时也为读者提供了选读依据。

  作家高建群的《最后一个匈奴》被誉为“陕军东征”的扛鼎之作,勾勒出一幅陕北高原社会文化生活的史诗画卷。此次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推出的30周年纪念版中,高建群专门撰写30年大事记,并附创作心得等。

  沈阳出版社《小小说名家精品文库》共6卷,丛书以作家为经、作品为纬,遴选精品佳构,6部小小说作品集互为观照,组合出一处千姿百态的文化景观。

  多种样态兼具

  散文、随笔、报告文学、网络文学等领域新作同样值得关注。浙江文艺出版社推出“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总编辑刘汉俊的散文集《在江之南》,展现了江南美景与风骨。该社还推出了文史作家刘勃最新解读《世说新语》的历史随笔集《世说俗谈》。作者以幽默风趣的行文,将魏晋时期的诸多名士放进具体的历史背景中进行解读剖析,并展开多重线索的想象与推理。

  春风文艺出版社推出傣族青年作家李司平的作品《流淌火》,收录了3部现实题材中篇小说,讲述脱贫攻坚一线工作者帮助乡亲脱贫奔小康、边境战士忠诚坚守、消防队员无私英勇事迹的故事。

  追溯长沙彩瓷从中国走向世界的恢宏历程,湖南文艺出版社推出报告文学《彩瓷帆影》,作家纪红建以湖南长沙铜官窑瓷器“长沙彩瓷”作为叙事基点和全篇的叙事主线,通过远望“长沙彩瓷”的“帆影”,切实感知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风景。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中国人的大局观》是作家穆涛最新推出的历史散文集,以《诗经》《尚书》《礼记》等典籍为底本,梳理中华文化的发展脉络,用时代精神和现代意识激活文化与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