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融媒体时代科技报道的挑战及应对之策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2-22
□操秀英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事业发生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科技创新领域亮点频出,给科技新闻报道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迈向科技强国的征途中,科技媒体要加快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保持报道内容优质的优势,改革和创新报道形式,讲好科技创新的故事,更好普及科学文化,为科技强国建设添砖加瓦。
融媒体时代传播生态的变化
融媒体时代的到来,让大众传播的生态环境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在大众传播生态里占据主要地位的是报纸、广播、电视这类传统媒体,这些媒体具有很强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受到大众的欢迎,拥有大量受众和市场份额。但由于网络媒体的出现和迅速发展,传统媒体的受众体量和广告份额逐渐减少。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5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4.4%。在网络接入环境方面,网民人均每周上网时长为29.5个小时,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6%。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社交媒体强势兴起,极大改变了受众接受信息的方式,给传统媒体带来挑战。科技的发展大大拓展了媒介的触角,丰富了信息传播手段。短视频、H5、AR、手机直播等新兴传播形式伴随着新媒体的发展而兴起,为新闻报道提供了更加生动活泼的呈现方式,赋予了其新的生命力。借助这些新颖的传播方式,一大波网络大V、自媒体迅速成长。
在这样一个新传播环境下,从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内容生产方式,到传播者、受众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融媒体时代背景下,无论身处何地,只要拥有一根网线,公众就可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获取信息。同一个新闻事件,会有很多家不同类型的媒体同时到达现场。从媒体角度出发,拿到独家报道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从人民受众的角度出发,新闻出现同质化现象会导致受众出现明显的审美疲劳。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使人们获取信息、发出声音的渠道更加丰富多元,人们对于事实的内容需求、关注视角和传播方式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同时,从某种程度看,接近真相的难度也越来越大。
在传统媒体时代,缺乏获取信息的渠道和能力是导致李普曼笔下“幻影公众”听不见、说不出的重要原因。如今,在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的加持下,绝大部分受众具备了接受丰富信息及表达各自观点的能力,听得见、说得出。新的问题是,传播主体为了追求速度,传播的基本能获取到的片面信息,而不同受众则会基于接收到的不同信息做出判断,个人情感和群体情绪更容易成为界定和传播事实真相的前提和标准,“无反转不新闻”“坐等反转”等认知意向和行为造成了事实拼贴和众声喧哗。
科技新闻报道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科技传播是人类社会科学与技术系统得以产生和存续的基本前提,是科技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科技工作者进行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基本支撑。在融媒体大环境下,大众传播生态的变化,同样给科技报道带来挑战和机遇。
与社会新闻、娱乐新闻和体育新闻等其他类型的新闻不同,相对小众的科技报道作为一个专业性更强的领域,需要传播者更高超的“解释”和“翻译”能力。科技报道的主要内容包含各领域最新研发出来的成果、最新下达的方针政策、拥有杰出贡献的专业工作者、从科技角度解读热点事件等等,这些内容都需要报道者花费更多时间去求证真伪,与新媒体强调的速度存在一定矛盾。
此外,在受人民群众喜爱程度上,科技似乎具有先天的劣势,如何挣脱自身因素带来的束缚,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一直是科技媒体工作者要面对的问题。怎样更好将高深的科学内容翻译成通俗易懂的大众语言,是科技媒体长期面对的课题,而在融媒体时代,各种技术手段提供了很大帮助。例如,在抗击新冠疫情的过程中,不少媒体通过动画、漫画、长图等形式科普抗疫相关知识,收到良好效果。
对科技媒体来说,利用好融媒体平台和各种先进技术,是让科技新闻更受欢迎,让科技报道走向更多大众的有力手段。
科技新闻报道仍要坚持内容为王
在报道平台和手段日益丰富的融媒体时代,媒体在更追求第一落点的同时,都在千方百计推陈出新,力求吸引公众眼球。日益热闹喧嚣的舆论场中,科技媒体要想脱颖而出,增强传播效果,要保持定力,从内容和模式这两方面开始入手,核心仍要坚持内容为王。
优质内容是增强用户信任感和喜爱度的关键因素。
在依赖点赞率或者是浏览量的今天,偶尔出现的个别爆款或许能暂时吸引一些流量,但无法长久,且很难将其转化为忠实读者。在内容专业和权威方面,传统主流科技媒体有先天优势,它们有专业的报道团队,有完整的把关流程,有强大的专家支撑团队。因此,对传统科技媒体而言,不应被热搜、爆款等洪流裹挟,而是应坚守自己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要放弃追求时效性和第一落点,而是可以在事件发展不同阶段推出不同形式的报道。比如,在报道某团队的重大科技进展时,可以先发布来自该团队的一手、权威信息,随后采访业内专家解读该成果、推出深度报道等。
就传统媒体的科技报道来讲,其优势在于内容的优质性,而对于网络媒体而言,其优势就是传播方式的创新。
科技报道想要有效扩大传播量和传播效果,必须注重搭建和运营新媒体平台。传播形式的创新并不仅仅意味着将文字或者是图片插入网络平台甚至是各种社交软件中,融媒体也并非将内容分发在不同平台上,而是添加相应的互联网思维,对用户的感受给予高度重视,创新以往的科技报道模式。
培养互联网思维,思考受众喜欢看什么,创建生产过程内容的整体结构,提升内容制作的效率,改进科学的生产方式,是当前科技新闻报道的应有之义。
(作者单位:科技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