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书漫卷 不负流年

作者:韩萌萌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2-17

  □本报记者 韩萌萌

  经历了凛冽寒冬的我们,终于迎来了满怀希望的2023年。身为读者的我们,似乎对今年的春天有一种特别的期待。本期1月优秀畅销书排行榜总榜图书,《吉林一号带你看中国――辉煌新时代》《我把理想写进空间站》《一百年,许多人,许多事:杨苡口述自传》……其中有广阔的视角、历史的纵深、满怀信心的前瞻,也少不了人文关怀和乡土情怀。

  回答时代之问

  回应现实关切

  《谱写发展奇迹:新中国重大经济成就精讲》(安徽人民出版社)将重要史实、关键数据和理论分析结合,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新时代我国经济建设重大成就进行精要阐释,从书中我们可以了解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与工业化、促进全球发展的中国方案等10个方面的发展脉络、制度贡献、实践创新和积极影响。本书突出学术性、权威性和指导性,是一部从新中国经济史角度展现新中国重大成就的优秀通俗理论读物。

  如何正确、全面、深刻地理解“全国统一大市场”?《统一大市场》(东方出版社)或许可以给你答案和启发。本书邀请23位国内一线经济学者就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背景、内涵、意义、方向、措施、治理、展望等内容展开深入分析,既有政策解读,又有理论解释,既有案例分享,又有数据实证。在帮助企业、平台方、监管方在内的各类市场主体消除误解的同时,在为什么做、怎么做等问题上凝聚共识,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提供了思想增量。

  展现非凡成就

  书写伟大梦想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港珠澳大桥、三江源国家公园……在我们这片辽阔的土地上,有许许多多令人心驰神往的打卡地。现在更多了一个机会,让我们能够从前所未有的高度饱览祖国大好河山和非凡十年的发展成就。《吉林一号带你看中国――辉煌新时代》(中国地图出版社)精选了140余幅卫星影像与专题地图,将精美照片、信息图表、解说文字等有机结合,从太空高度、全国维度、时代角度集中展现中国这十年的辉煌成就和全国各地的地域风采,让读者从全国范围感受壮丽图景,从历史纵深领略时代风华,从一个个追梦的故事中、一处处圆梦的地标里汲取奋斗进取的精神力量。

  太空,带来的不仅是全新视角,还有关于未来的无限可能。《我把理想写进空间站》(中国宇航出版社)中24篇日记详细记录了航天员刘伯明在54岁这年的飞天经历。他从离开北京航天城飞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记起,直到乘坐飞船返回舱着陆到东风着陆场结束。整整3个月的太空时光,对中国航天员来讲,时长在当时是史无前例的,也让远在地球的我们有机会看到他们在距地球约400公里外的中国空间站的日常。

  口述百年人生

  见证文物“回家”

  面对广袤无垠的太空,我们感到自己的渺小,而面对百岁的人生,我们看到的则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大书。“人的一生不知要遇到多少人与事,到了我这个岁数,经历过军阀混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新中国成立之后发生的种种,我虽是个平凡的人,却也有许许多多的人可念,许许多多的事想说。”《一百年,许多人,许多事:杨苡口述自传》(译林出版社)一书告诉我们,相比于传奇与成就,翻译家杨苡更看重“日子”,因为这里面承载了亲情、友情、爱情和世情。作为百岁老人杨苡的唯一口述自传,本书不仅忠实记录这位首创“呼啸山庄”译名的翻译家的人生百年,也见证了中国栉风沐雨、沧桑巨变的百年。学者余斌将自己比作“杨先生和读者的中间人”,作品用倾听抵抗遗忘,以细节通向历史的真实,让我们读到了杨苡的家族旧事、求学之路等感人至深的故事。

  口述史承载了一代人的青春与梦想,而文物则生动呈现着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归来:中国海外文物回归纪实》(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展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文物保护工作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两位作者作为国家博物馆的专业人士,用精彩案例讲述流失文物的回归故事,披露惊心动魄的回归历程,让读者在知晓了文物追索涉及执法合作、司法诉讼、协商捐赠、抢救征集等多个环节的同时,也理解了“一念在兹,万山无阻;克艰克难,荣归故土”的深刻意义。

  “奇人”再登场

  “家山”诉乡情

  作为短篇小说集,“俗世奇人”系列中的人物早已深入人心,作家冯骥才的文字半文半白,虽精短却蕴含着独特的吸引力。《俗世奇人(肆)》(作家出版社)由18篇短篇小说组成,书中塑造的人物,多为清末民初天津卫的奇人异士,性格鲜明立体,行事章法简捷,极具传奇性。作家的笔法纵情恣意,情节跌宕陡转、出人意表,让我们再一次看到天津卫的地域习俗,品味爽利、逗哏、较劲的天津劲儿。

  游走在人世间的人们,每一位都有自己的故事。只有慢慢品味、细细琢磨的人才能描绘出那透着“鲜灵儿”的画面,才能捕捉到那根植于一草一木的人情世故。作家王跃文的《家山》(人民文学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描写南方乡村在20世纪上半叶的耕织生活,风俗民情与时代变迁,展开一幅壮阔的历史图景、一幅丰富的文化长卷,书写了一部生生不息的民族史诗,呈现一个族群乃至整个民族蓬勃的生命力量,不仅打破我们对上世纪上半叶中国乡村的刻板印象,也让我们看到作者关于乡土写作的宝贵经验。

  从故事汲取力量

  以作品纪念作者

  因为有了“中华先锋人物故事汇”系列丛书,孩子们认识了各行各业的一位位优秀人物,被他们崇高的人格和伟大的胸襟感染,为自己的人生树立了榜样。“中华先锋人物故事汇”系列(第四辑)(党建读物出版社 接力出版社)讲述茅以升、梅兰芳、路遥、张桂梅等多位先锋人物的人生故事、通过生动的描述和感人的细节,展现他们波澜壮阔的人生,相信小读者可以沿着他们在共和国发展历程中闪光的足迹,从书中汲取昂扬向上的生命力量。

  从我们小学加入少先队的第一天起,就记住了“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是革命先烈的鲜血染成的”。《一百岁的红领巾》(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一书用诗一样的语言和壮阔的历史视角,为小读者再现了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故事。作为对革命历史题材儿童文学的全新探索,儿童文学作家董宏猷在考据上下了大功夫。作者将自己对红色基因、革命历史的理解都融入笔下,显示了深邃的思考,跨越百年的历史眼光和无处不在的责任感和长辈情,为讲好红领巾的故事提供了生动的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