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字怀念 用书籍期待

作者:韩萌萌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2-17

  □韩萌萌

  纵观1月优秀畅销书排行榜总榜图书,有一个词始终在脑海中萦绕,就是“怀念”。翻译家杨苡走了,“大胡子叔叔”董宏猷走了,好像一个曾经陪着我们哭、陪着我们笑的,却始终不曾谋面的朋友消失了,而在我们得知消息的时候,首先想到的不是他们的模样,而是他们的作品。

  纪念一位作家最好的方式,就是读他的作品。对杨苡先生来说,我们可以从她的口述史中读到一个朝气蓬勃的西南联大、一个波澜不惊的世纪,也许有人羡慕她的长寿,但从她的回忆中你会懂得什么是“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许多人喜欢她的作品,从她的言语里,我们能深刻感受到她对文学、翻译的热爱。读《一百年,许多人,许多事:杨苡口述自传》,你会感觉就好像在看“一个一个的画面,人和背景在一起。想起过去的人与事,也像过电影似的,只是一会儿是彩色的,一会儿是黑白片”。

  “只要我还能写,我的目光就将永远投注在孩子身上,孩子是社会的未来。”董宏猷曾这样说。为读者而生的作家,在去世后也会有被读者记住的作品。从这个角度来说,他的生命在以另一种方式延续。在《一百岁的红领巾》书中有一句话:“红领巾,那红色的翅膀真的变成了战斗机的翅膀,飞上了蓝天,去驱赶乌云,保护朝霞,去捍卫和平自由的蓝天。”董宏猷的儿童文学作品,就是在孩子们心里的那一片蓝天。

  “岁月的列车不为谁停下,命运的站台悲欢离合都是刹那。”就像歌中所唱的那样,我们在怀念中继续着周而复始的日子,用书寄托我们的情感,也诉说我们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