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与中国传统文化》:

为读者文化寻根提供科学解决方案

作者:张仲伟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2-06

  在汉语的文化色彩中,“移民”似乎天生是一个冷色调的词汇,但移民的“阵痛”带来的是民族融合、文化互渐的繁荣。也正因此,以移民研究为切入点,甚至将“移民”作为解释工具,来重构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路径,进而从更深层面阐释中国传统文化的要义,其重要性显而易见。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与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原副所长安介生合著的《移民与中国传统文化》(三晋出版社)一书,是通过移民研究梳理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成路径,进而为读者文化寻根提供一套科学的解决方案的学术普及读物。

  “这不是一部简明中国移民史”

  与安介生结缘已是15年前的事了,那时我正师从行龙在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读硕士研究生二年级。因在我的研究方向上安介生是国内学界代表性的专家,我利用几个学术会议的空档多次向安介生请益,受教良多。当时对安介生的印象:他不但是谦谦君子,更是学问淹博的良师益友。

  2015年,随着大型历史文献丛书《山西文华》出版工程的启动,作为国内研究张穆及其历史地理学的著名学者,安介生应约成为《张穆全集》的项目主持人。其间,一次安介生来山西参加学术会议,专门安排时间约我谈《张穆全集》的项目推进。我带了几册安介生的书请他签名留念,当签到《四海同根》一书时,我“顺便”向安介生提出重新出版该书的意愿,不想他竟一口答应了下来,这便是《移民与中国传统文化》一书的雏形。之后的谈话十分轻松,但在我谈到该书的立意时,安介生突然一脸严肃地说:“这不是一部简明中国移民史!”一语惊醒了梦中人,那时的我确实是把这本书理解为一部简明中国移民史性质的学术普及读物来思考、策划选题的。

  移民活动是贯穿人类历史的,在中国,几乎所有重大历史事件都或多或少地牵涉移民活动。移民带来了人口的流动,经济、文化的交流,社会因此而繁荣。将移民研究作为切入点,以移民作为解释工具,重构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成、发展路径,这才是该书应有的立意。事后,我一直后怕,为因自己的浅薄险些“作践”了一本好书而自责不已。

  在书稿的细微处精益求精

  之后的几年间,因《移民与中国传统文化》《张穆全集》两书的编辑出版工作,我与安介生一直保持联系。一次就书稿细节内容修改的工作电话中,安介生讲道:“做学术普及我们也是认真的。”

  书稿一路编下来,安介生的那句话我才真的深有感触了。书稿虽然在体例上沿用了偏学术性的章节体体例,但在许多方面,尤其是细节方面安介生都很用心思。为使每一个大、小标题让读者读起来更有亲和力,安介生走心地使用了点题式的标题设置,这样一来书中的标题既俏皮亲民,又点睛中的。为了增强全书的可读性,避免历史读物“时间+事件”的枯燥叙事带来的阅读疲劳,书中不但有意加大了文学作品作为参佐史料的引用比例,还专门在每个章节前匹配了与内容相应的文学名作片段或名人名言,用以调节读者的阅读节奏。

  对于书稿结构,安介生坚决反对单纯时间排序简单罗列的历史书写,认为历史首重叙事,以具体的历史事件为单元,用事件推动时序,辅以类型专题,点、线、面相结合,《移民与中国传统文化》一书完全贯彻了这一理路。

  在细微处的精益求精,恰恰可以反观出安介生对“大问题”的看重,“小”书更要做“大文章”。一次与安介生就书稿商讨时,安介生谈道:“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个移民文化。”移民活动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叠加,使“本地人”逐渐成为一个伪命题,故乡成了每个人心底里的精神家园。中华文化就是在这样不断的“叠加”中将一个又一个“单色”的侧面,汇集成为一个多彩的中国。趋同的文化心理逐步转化为共同的民族心理,“中华民族”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最终凝成。

  不做中国传统文化的《答案之书》

  一直以来,中国传统文化成为了一个泛化的概念,似乎什么内容都可以被囊括其中,相应的许多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著作也都沦为“杂烩”,更有甚者成为了《答案之书》。中国传统文化成为一个玄而又玄,却又怎么解释都解释得通的问题。

  2021年秋,葛剑雄在山西大学发表讲演,我向葛剑雄汇报了《移民与中国传统文化》和《张穆全集》两书的编辑情况,葛剑雄高兴之余当即表示:做《移民与中国传统文化》一书就是要让大家在搞清楚中国传统文化的源与流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中华文化强大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的源头来自哪里。

  《移民与中国传统文化》一书中专设了海外移民的几个专题,本意是突出移民活动本身的“节奏”,打破行政区划及国界等人为区隔,使目标对象自身的特征得到更好的呈现。在后期的编辑加工过程中,通过与安介生的交流,我对这几个专题的设置有了更深的认识。移民身居海外,在他们身上反映出来的却是中华文化强大的融合力与凝聚力。中华文化本身作为移民文化的属性造就了其开放、包容、和平、共生等基本特征。

  《移民与中国传统文化》一书在梳理历史上重要移民活动的基础上,通过对移民与中国传统文化间互动关系的关注,历史照进现实地为读者准确而全面的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源与流,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力量之源提供了必要的知识路径。

(作者单位:三晋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