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少总社:怎样推出孩子爱看的传统文化类图书

作者:刘蓓蓓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2-06

  □本报记者 刘蓓蓓

  为了实现“跟随故事畅游千年画卷”的阅读效果,《清明上河图 十三郎》依据《清明上河图》原画尺寸,首次在绘本中采用了“经折装+双面印刷”这一高难度的装帧形式,终将一幅完整长卷折叠成书。 中少总社 供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少儿出版有责任有义务把弘扬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项重要出版内容。《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近日从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了解到,近年来,该社着力发展传统文化类图书产品线,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取得了一定成绩。

  据中少总社党委书记、董事长孙柱介绍,该社每年出版新书品种中,约超过两成是传统文化主题;2017―2022年累计新出版了千余种传统文化相关图书,且其中绝大多数是原创。开卷数据显示,2022年该社销量前3名的图书中有2种、前100名中有近1/5是传统文化类别。《盘中餐》《我是花木兰》等多种图书揽获国内外大奖。中少总社在传统文化类图书出版上有哪些实践与经验?孙柱向记者进行了详细介绍。

  立足原创,以儿童视角做好创新性选题和产品

  原创是少儿出版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必然选择。在孙柱看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丰厚,为少儿出版提供了广阔土壤,少儿出版界也要善于将其创造性转化为选题和产品。

  在进行选题策划时,中少总社深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追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各个时期,既关注相对独立的一个个经典作品,也探索其中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价值取向。中少总社的传统文化图书就涉及中国历史、神话传说、古诗词、古典文学、民间故事、传统艺术、传统节日、博物考古等多个领域。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孙柱介绍,中少总社力图呈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精神、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脉相承,从中提炼有益于当代少年儿童成长的养分。比如《习近平讲故事》(少年版),紧扣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的核心精神和用意,把其中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讲给少年儿童,帮助小读者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即将出版的“我听习爷爷讲故事”图画书系列,每册则分别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引用过的优秀人物及事迹。

  为少年儿童创作,还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儿童视角有机结合,实现创新性发展。中少总社传统文化图书品类多样,儿童文学、图画书、卡通动漫等产品线上都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在儿童文学类别中,中少总社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故事,或作为主题设定,奠定作品风格,塑造主角形象;或在内容中化用、创新,加以文学表达,让小读者沉浸式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例如《白鱼记》包含大量传统文化知识和典故,拓宽了幻想文学的想象视野,还推出了衍生作品《漫游山海经》;“传说中国”系列邀请多位知名作家用儿童文学手法讲述各省动人传说故事,并延伸至背后的历史、文化和风俗;《纸香》以手工造纸技艺为主题,与主人公的成长紧密结合,增强了可读性和现实意义。

  在图画书类别中,放大图画书图文并重的特点,从视觉上诠释传统文化内涵,使传统文化之美更加生动可感;请作者将中国传统美术运用到创作中,使画面洋溢着浓郁纯正的中国风。例如“陪孩子读古诗文”系列,每一篇都配有精美跨页大图,传达万千意象;《清明上河图 十三郎》采用“经折装+双面印刷”,完整呈现传世古画,让读者跟随十三郎在画面中穿行。

  在卡通漫画类别中,中少总社精心打造了“纸上动漫”,集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增强吸引力。该社“植物大战僵尸”漫画畅销多年,其中包含多个传统文化系列,例如唐诗漫画、成语漫画,凭借经典的角色和幽默的情节,让孩子在快乐阅读中培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喜爱;2022年推出的《中华小子》以中华武术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背景,讲述少年成长故事,呈现出浓郁的中国特色、中国精神。

  “以上出版实践,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更加契合少年儿童的阅读兴趣,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孙柱如此表示。

  打造品牌,提升国内外传播力影响力

  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助图书,滋养更多少年儿童,图书本身就需要得到广泛认可,品牌打造就显得尤为重要。孙柱说,品牌的基本要素包括品质、集群和标识,中少总社的品牌打造是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进行。

  在扩大国内影响方面,主要围绕作者选取、图书形式、IP运营三方面进行了具体实践。

  中少总社邀请业内大家、知名学者担任图书作者,并与专业编辑团队共同打磨。孙柱认为,这种“大家写小书”的做法,一方面有利于提升传统文化图书品质;另一方面也能借助作者影响力,为图书赢得更广泛的关注。该社打造的“读懂经典”系列即是这方面的代表作,该系列包含的《论语》《孙子兵法》《红楼梦》3个分册,作者都是该领域的知名专家,为内容提供了品质保证。

  在图书形式上,打造系列图书,形成集群。在已有图书基础上,不断推出同系列新品,可以使影响持续。而当产品由点到线再到网,就能实现彼此带动,扩大影响。比如《中国历史故事集》这套原创少儿历史读物初版于上世纪60年代,跨越半个世纪,依然畅销不衰。中少总社精心维护这一品牌,注重做好立体开发,丰富产品线,陆续推出了精装典藏版、全彩美绘版、悦读本、大字彩图版、注音成语故事等,还增加有声配套内容,满足不同年龄读者多样化的阅读需求、阅读场景。

  中少总社一方面积极打造原创品牌,另一方面也通过合作引入IP,强化标识。该社从2014年开始打造“九神鹿绘本馆”,至今已出版近30种原创作品,已成为在海内外有影响力的原创绘本品牌。“观复猫小学馆”由中少总社与观复博物馆联袂打造,以观复猫为主角讲述传统文化,通过举办主题绘画大赛等方式,吸引更多少年儿童阅读。在2022年服贸会上,“观复猫小学馆”图书在文博文创展区的观复博物馆展台亮相,图书成为观复猫品牌的有机组成部分,也借助品牌扩大了自身影响。

  在提升国际影响方面,传统文化图书的版权输出是中少总社走出去工作的重要内容。孙柱告诉记者,该社通过对传统文化类图画书进行整体推介、“打包”输出,举办出版交流活动等,推动传统文化图书进入海外主流市场并获得认可。

  2016年,中少总社向美国奔驰教育出版公司一次性输出50本原创图画书版权;《白鱼记》实现了向传统文学强国俄罗斯的成功输出;中少总社还举办“好故事一起讲”“传统文化与国际表达”等国际出版交流活动,帮助国外出版同行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

  孙柱表示,2023年,中少总社将进一步优化出版结构,加大传统文化图书的出版力度,将出版《九色鹿》、“指尖上的中国”系列等原创新品,丰富《中华小子》、《陪孩子读古诗词》、“植物大战僵尸”漫画、“观复猫小学馆”系列等产品群,多角度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不断引导少年儿童坚定文化自信、深化文化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