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保持良好心态:
拓展认知与审视情绪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2-03
□本报记者 洪玉华
如果有人说,慢一点也没关系或者活成你自己,你会怎么想?有人会认为这只是一种安慰,也有人会说这是一种生活态度。对相同的话语产生不同的想法,源于每个人不同的认知、思维与当时的情绪。
情绪是个体的事情,但不是每个人或者每时每刻都了解自己的情绪。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有必要留出一些安静阅读的时间,在阅读中扩展认知、审视自己的情绪。《情绪:影响正确决策的变量》(中译出版社)、《如何轻松过一天:科学100招告别焦虑》(中信出版集团)、《慢一点也没关系》(四川文艺出版社)、《活成你自己》(北京联合出版公司)等图书,从不同角度解读情绪,并提供管理情绪的实操方案。
情绪是怎么回事?
情绪是个古老的话题,人们通常认为情绪和理性是天然对立的。《情绪:影响正确决策的变量》作者蒙洛迪诺用大量科学研究与实验说明,人们对情绪存在一定的误解。情绪不仅为人类生存立下过汗马功劳,而且理性的决定脱离不开情绪的作用。
蒙洛迪诺能够用科学视角研究情绪,自然与他的专业、身份有关。他是美国理论物理学家,与霍金合著了《时间简史(普及版)》《大设计》,被霍金誉为“会讲故事”的科学作家。这本书中同样充满科学的研究,并且具有通俗的表达。作者围绕情绪这个主题,融合科技、心理、历史等知识点,向大众讲述情绪起源以及情绪科学。
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曾说,在刺激和回应之间,人们还有选择如何回应的自由与能力。但不是所有人都有这样的能力。作者阐述了情绪处理的不同层次:无明,遇事总“上头”,对情绪没有任何认知;无助,知道自己被情绪困扰,但没办法;积极,能调节负面情绪,遇事会主动“想开点”;敏锐,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还有人不仅能应对情绪,还能调动甚至制造自己和他人的情绪。这一类型的人堪称“情绪管理大师”了。
中译出版社推广中心主任范伟介绍说,作者在讲解情绪的过程中,介绍了有科学验证的、能掌控情绪的方法。比如,表达情绪,而非情绪化表达。因此本书适合关注情绪问题的读者。
《慢一点也没关系》听起来像是感性的表达,却同样是一本基于脑科学撰写的实用减压心理书。美国神经学家马库斯・莱希在用磁共振功能成像仪扫描人脑时偶然发现,此时明明不需要也不能做任何事,人们却仍然激活了一个脑网络,他将其称为“默认网络”。而该书作者更倾向于使用“离线网络”这个称呼。
书中提出大脑快节奏工作时,会一直被工作内容占据,失去创造的空间。而沉思可以唤醒离线的大脑,被清空的大脑会带来惊喜。比如,绞尽脑汁也想不起来的人名,在放弃努力之后忽然间想起来了。一个好点子、彻底理解都可能在放空自我、思绪游离时发生。
作者就此提出,当下生活中手机就像个哭闹的婴儿,出一点动静人们就立即去“照顾”它,大脑似乎被手机占满了。当放下手机,回到安静沉思的世界,更可能产生新的创意。因此,放松自我不是在浪费时间,慢一点也没关系。
怎样管理小情绪?
伴随快节奏、压力等生活状态,松弛感一词非常流行,成为很多人渴望的生活状态。《如何轻松过一天:科学100招告别焦虑》就是一本传授松弛感技巧的实用型图书。
《如何轻松过一天》中提出,心理健康离不开具体实践。活力满满的行为会给大脑发送“我很高兴”的信号,进而产生积极的情绪。书中从科学的研究出发,同时绕过理论的云雾,以“一页一个小方法”的形式,引导读者通过身体的轻松,获得心灵的松弛。书中给出的建议往往是改变具体行为,而非改变思想。例如早上醒来时回想快乐往事、仰望蓝天挺直腰背,这些动作虽小,却有实际的效果。
该书责编介绍说,《如何轻松过一天》以两页为一个小节,讲述一种缓解疲劳、消除不安的方法,并配以卡通图解。这种排版形式对读者非常友好,读者可以随时随地翻开一页,根据简单的文字和图示尝试书中的建议,无需花费太长时间,即可体验实操性建议。这些减压法以早晨、中午、午后、晚上、休息日的时间段分类,另外给作为压力源之一的人际关系单独设置了一章。此外,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清楚地讲述了各个方法是由哪个研究机构的谁研究得出,同时解释了它为什么有效。
努力虽好,过犹不及。《慢一点也没关系》中认为,无论是大脑还是生活,平衡才是王道。针对大众忙碌生活中的各种“假离线”和“无法离线”,书中提供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帮助读者摆脱担心和焦虑,让离线大脑进入最佳状态。在这些新尝试中,失眠烦躁、职业倦怠、纤维肌痛症等状况也会随之消失。
《情绪:影响正确决策的变量》中也有很多管理情绪、化解危机的小故事。比如在路上开车跟他人发生了冲突,对方非常无礼。如果我们下车给对方送上一根棒棒糖,并且非常友好地说:“这种行为你都能做出来,你肯定需要这个!”这种化解危机的方式就是同情与理解。那些被情绪“绑架”的人,他们需要成长,而我们需要有效调节情绪的知识。
处理关系有何妙招?
情绪是个体行为,却通常在群体关系中产生,并发生变化。管理自身情绪、处理各种关系就此联系起来。《慢一点也没关系》在对大脑、情绪的科学研究之上,提出了诸多处理关系的建议。
美好的世界需要大众参与其中,每个独立个体都很重要。《慢一点也没关系》中认为,人格因素没有特定的好坏。如果能尽可能根据人的特质来分配工作,那么有职业倦怠的人会大幅减少。书中提到真正的领导能力不只是任务导向的,还需要以关系为中心进行领导。领导者通常很忙,但优秀领导者都是切换高手。他们既关注手头任务,又胸怀一颗同理心与员工互动。
书中还将激化关系的四种言行形象化地命名为“末日四骑士”。第一位“末日骑士”是批评,紧随其后的三位是防御、蔑视、沉默。塑造良好的关系就要尽量避开“末日四骑士”,进行建设性沟通。
能够有效处理各种关系的人,通常都具有强大的自我。《活成你自己》就是一本立足人生与职场经历讲述完善自我、优雅生活、职场通关的图书。该书作者徐俐曾是央视主持人,她在书中谈道,处理人际关系的最有效方法是调整自己的立场。如能退开一步,以一种稍微抽离的角度观察自己和他者的关系,就能更清楚地看出所面临的问题和所处的境况,心态也会随之更客观、更平和。如果还有能力以更高的视角俯瞰自己所置身的处境,原来那些问题可能就不再成为问题。
职场竞争是事实,但徐俐认为,校正好与能力相匹配的生活目标,专心做好自己的事,保持终身成长,结果通常都不会太差。她坦言自己不太敏感,所以也不把竞争太当一回事。在这样的心态下,她不跟任何人较劲,只管做好自己的事。
《情绪:影响正确决策的变量》中同样提到,中国古代士大夫讲究修身养性,提倡“向内求”。现代人则倾向于“向外找”,寻求知识、资源和解决方案。其实古人的自省不仅是一种道德行为,也是一种认知行为,他们是在考察内心信息。快节奏生活中,大众也不妨尝试暂停接收外部信息,在片刻沉思中关注自我与内在。
在关系中,改变他人很难,不妨先试着改变自己。如果说过好一生也很难,不如先过好每一天。在阅读中拓展认知,保持健康的情绪,有助于过好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