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人才培养应注重五个着力点

作者:楼仲青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1-17

  □楼仲青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指出,“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并对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作出全面部署。他指出,“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求贤若渴,不拘一格,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报刊单位如何顺应新时代新形势培养人才,对期刊自身建设乃至文化强国建设均有重要意义。

  党管人才

  统筹协调成长机制

  报刊单位的人才工作,是单位改革发展稳定的一项重要工作,需要党组织的坚强领导和统筹协调。

  全面领导人才工作,防止用人腐败。选拔干部时,党组织要严格审批干部选拔制度,并监督制度落实。要推进选拔过程公开公平,防止个人专权专断。要领导纪检部门,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坚决破除任人唯亲、结党营私等弊端。

  担当作为,创新用人方式。要推进改革,“不拘一格降人才”。报刊单位应直接与员工签订合同,最好不用劳务派遣这种方式。非辅助性岗位超额使用劳务派遣员工,不仅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还影响员工在单位的归属感,易造成员工队伍稳定性不足的弊端。

  系统集成,营造人才成长的最优环境。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报刊单位必须凝聚共识,制定落实好相关制度。

  重视青年人才培养

  打造先锋力量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怎样把报刊单位的年轻人培养成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先锋力量?应当抓住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志向关。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因此,报刊单位要做好新员工入职教育,党委书记、社长、总编辑要带头讲课还可安排年轻人去印刷厂、新华书店锻炼一段时间;还要开好座谈会,要引导年轻人立足本职发现问题,并鼓励其作出解决方案。

  奋斗关。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这是报刊单位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融合发展涉及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要实现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有效整合,因此也是报刊单位的一项难点工作。在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要信任、包容年轻人,让其勇挑重担、勇克难关。

  业务关。报刊单位要用好职称职务“指挥捧”,让年轻人明确知道每个发展通道的前进路径和前方目标。

  重视中层干部队伍建设

  培养复合型人才

  报刊单位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尤其是需要培养一批复合型人才,那么,如何培养?

  选拔方案指向德才兼备。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应是报刊单位中层干部选拔的主要原则。报刊单位可以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出台“中层领导人员聘任工作方案”,由社长总编办公会商定,党委会批准,要经单位职工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通过,并且公示,让本单位所有员工看到审定文本。

  考核瞄向高质量发展。报刊单位对中层干部的考核要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要全面准确贯彻新发展理念,要结合单位的使命。

  多岗位历练意在培养复合型人才。中层干部在部门之间交流任职,是报刊单位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干部交流要作出制度性安排,如规定任满一届可以轮岗。明确提拔任职时,必须有下一级两个以上岗位历练等。

  重视出版单位传承

  用好资深人才

  在报刊单位,会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从事出版多年,又有高级职称,却临近退休。如何用好这些资深人才?

  建立退出机制。报刊单位在干部换届时,对退出管理岗位人员要作出制度性安排。一般可规定离退休不满3年的要退出,离退休不满5年的可自愿申请退出。

  建立智囊团。可选择安排资深报刊人在发展规划部门工作,发挥他们从业时间长、经验丰富的优势,研究报刊出版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作为智囊团、参谋部,为报刊单位的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

  建立现代师徒制。可请采编资深员工担任审读专员,请管理或经营资深员工担任经营专员,每位专员带几名新员工,指导年轻人尽快入行,提高执行力,创造性地完成报刊工作。

  突出事上练

  练就精兵强将

  报刊单位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不是空谈,而是要落在采编、经营、管理等具体的事情上。

  采编练。报刊单位采编人员在认真执行“三审三校”的基础上,要重点抓好主题出版,如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建党100周年等重要节点,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经营练。《之江新语》中提到,“有市场的文化不一定是先进文化,但没有市场的文化更难讲是先进文化。没有市场,作品给谁看?宣教功能怎么发挥?先进性又体现在哪里?”报刊出版单位要有“经营工作目标责任制”,发行人员要重点做好发行渠道建设,实体店和网店两手抓,线上线下协同。还要举办好以读者需求为导向的营销活动。

  管理练。报刊单位的改革发展是一种客观存在,是对管理人员的磨炼。如面对意识形态领域的错误思潮、各种不正之风和消极腐败现象等,管理人员是否勇于斗争、善于斗争?数字出版、媒体融合是做做样子,还是真正推进?采编、发行、广告、活动如何加强合作、集成协同?这些对管理人员来说都是一种考验。

  (作者系浙江教育报刊总社副社长、副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