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以融合激活期刊内生动力
――解读2022年数字阅读影响力期刊TOP100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1-09
2023年1月9日,2022年数字阅读影响力期刊TOP100和知识阅读城市TOP100榜单在北京发布。龙源人文大众期刊数字传播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数字文化城市研究中心副主任穆广菊对此进行了解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成文化强国”“加快建成数字中国”。中国的人文大众类期刊的数字化内容以其品牌影响力、专业的编辑力量,以及精准、广泛的市场定位,生产了源源不断的优质内容,构成了新时代文化建设、思想创新以及全民阅读的主流。
从2022年龙源数字阅读影响力期刊的传播渠道来看,随着国家公共文化建设和全民阅读政策的推进,公共文化机构的服务仍然是期刊付费阅读和传播的主要渠道,主要包括公共图书馆、大学图书馆、教育城域网、党政企等机构。这些机构的服务主要通过“电子期刊阅览室”和“知识库”等产品服务模式。其中又细分为党政、国学、普法、科普、财经、家庭、创业、素质教育、教师、学生、职工书屋、农家书屋、社区书屋等系列主题阅览室。同时为机构用户定制选择期刊。比如全国总工会2022年继续定制了职工学习平台,国家电网定制了“书香国网”阅读平台以及人民日报社定制的“人民阅读”客户端。在这些主流平台以及面向海外公共图书馆及大学图书馆的服务平台上,传统的名刊大刊仍然是主角。
2022年付费阅读数据的另一个主要来源是百度、知乎、今日头条以及中国移动咪咕、联通阅读基地等面向个人用户的合作渠道,其中付费内容集中在时政、财经、教育、娱乐方面并获得增长。但从总趋势看,囿于这些商业平台的模式,决定了版权方利益空间的有限性,人文大众期刊需要寻找新的方向和内生动力。
传统期刊的生命力在于数字化的融合发展。扩大期刊数字化传播的另一个新举措是“刊+会员经济模式”。“刊+”主要是为了解决杂志社内容较单一的问题――传统出版社具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他们就是纸质时代的“大咖”和“网红”。他们针对特定读者群制作的内容无论是质量还是格调都非常优秀,但传统的月刊、周刊无法满足今天移动互联网随时需要的更新要求。龙源作为中国数字出版的内容中台聚集了海量的版权内容。“刊+”的方案由龙源向期刊社提供符合期刊社定位的数字化内容,包括相关期刊、视频/课程、知识库等等。“会员制”特别适合传统期刊社的市场推广模式,也符合当下会员经济的特点。期刊社经过多年的经营,积累了数量众多而忠诚的用户,通过“刊+”模式可以重新激活和扩大会员规模。与《读者》合作的“读者超级会员”小程序案例包括内容的合作模式,排版优化、文章智能推送、AI语音识别和小程序入驻上线的流程,通过龙源多重渠道推广和深度运营。《 望东方周刊》《读书》《英语世界》《中国教师》等杂志都通过这种模式探索融合出版的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