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美丽村事》:听“小芳”讲述“金”彩故事

作者:黄琳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2-11-02

  □本报记者 黄琳

  “我叫诸葛晓燕,是土生土长的诸葛人,现在在诸葛八卦村当导游。”10月22日,美丽乡村的代言人“小芳”诸葛晓燕清丽的声音从浙江金华人民广播电台综合广播FM104.4《金广新闻联播》中飘扬而出,向广大听众娓娓道来自己和兰溪诸葛八卦村的故事。

  为了庆祝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浙江金华广播电视总台的金华人民广播电台综合广播特别策划推出了《我的美丽村事》系列报道,展示着八婺大地新农村共同富裕的幸福生活。

  聚焦小切口,宣传更有传播力

  二十大召开前夕,“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在北京展览馆展出,浙江展区中设置了《浙江百村共富新图景》展项,金华市9个乡村的图片和视频在其中生动展示。《我的美丽村事》以“美丽村事”为切入口,通过村代言人“小芳”的亲身经历,讲述村庄10年来的点滴变化,生动展示八婺新农村共创共富的亮丽风景。

  “‘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歌词,一听就很有亲切感和认同感。”在金华广播电视总台副总编辑杨亚初看来,让“小芳”代表一个村的形象,讲述自己和美丽乡村的发展故事,是一次喜庆二十大主题报道的全新探索和尝试。“以往做主题报道,在形式、叙述上会比较生硬,共同富裕、美丽乡村不是一个口号,我们希望报道关注的切口可以小一点,柔一点,聚焦一个个鲜活的人和故事,让主题报道可以更有温度,让老百姓更愿意听、愿意看。”

  沉浸式讲述,故事更有说服力

  “我们先去诸葛村的第一个景点――丞相祠堂,麻烦大家把门票出示一下。”在《诸葛晓燕:家的温暖是别处没有的》报道中,伴随着诸葛晓燕工作时的现场讲解声,听众们恍若一起走进了诸葛村。

  2003年9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走进诸葛八卦村,高度肯定了村里古村落保护工作,村里自此走上了“古村落保护+旅游”的新路子。近3分钟的报道中,诸葛晓燕言语中难掩喜悦:“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希望家乡越变越好,而我也将继续在平凡的岗位上为家乡的发展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我的美丽村事》报道采取全媒体联动,一次采集广播、电视、无限金华客户端、联播金华视频号等多平台分发。节目在采编制作中,电视和广播的记者、主持人团队全部打通。“广播端和电视端虽然主题内容一样,但是在表现形式上,仍存在较大不同,主要体现在广播片头改造和广播化言语调整上。”金华广播电视总台时政新闻中心副主任钟原参与了诸葛八卦村等村的实地采访。他认为,电视语言侧重解说画面,广播语言则需要更加口语化、短句化、影像化,让人听起来有画面感,符合广播传播的特点。

  “我们鼓励记者进行沉浸式的采访和创作,挖掘每位‘小芳’背后的故事,每一个作品都要当成精品去打造。”杨亚初表示,无论是城市回归的创业者、土生土长的奋斗者,还是外来务工人员,都会有很多故事,只有把这些故事讲好,报道才能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展现“她”力量,报道更有感染力

  在这些美丽乡村代言人中,既有村妇女干部、乡村游导游,也有种粮大户、农家乐经营户,还有外来务工人员,尽管每个“小芳”的身份不同,讲述的故事也不尽相同,但这些代言人都通过生动朴实的语言,从不同角度充分展示了“金”彩新农村的共富新气象。

  在《我的美丽村事》系列报道中,金华广播电视总台时政新闻中心记者俞建锋采访了浙江山区26县之一的磐安县花溪村。近年来,通过发展旅游经济,村中“平板溪”成了远近闻名的“打卡地”,吸引了不少在外青年回乡创业,其中就有“90后”姑娘徐梦甜。在经历家庭变故后,徐梦甜和她的丈夫回老家花溪村发展民宿,现在已经拥有4家连锁店,还成为民宿职业经理人,帮村民代为经营。俞建锋感慨:“采访过程中,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如今的广大乡村,青年力量已逐步成为乡村共富的主力军。一大批知识青年在乡村的广阔天地大展才华,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能。”

  杨亚初表示,党的二十大已经胜利闭幕,《我的美丽村事》还将持续挖掘奋斗在最基层的“小芳”风采,讲好“她”故事;组织“小芳”们齐聚一堂,为乡村振兴、共同富裕注入更多“她”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