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出版社

弘毅乐群 精书成业

作者:白云飞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2-10-13

  □东南大学出版社社长 白云飞

  出版工作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阵地,肩负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大学出版社作为出版行业中一个特殊的群体,担负着服务教学科研、推动人才培养的任务。

  东南大学出版社(含东南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成立于1985年,由教育部主管、东南大学主办,建社以来秉承“弘毅乐群 精书成业”的出版理念,牢牢把握正确的出版导向,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打造精品力作,走出一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之路。十年来,取得了一连串优异成绩――先后两次获评江苏省新闻出版政府奖先进新闻出版单位,并被遴选为“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实施工作优秀单位,还多次获评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绩效考评优秀项目承担单位。

  坚守出版初心

  牢记出版使命

  图书出版是文化积累、文化宣传和文化创新的过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出版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经典力作,提高出版工作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是出版人永恒的初心使命。

  十年来,东南大学出版社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执行出版法规制度,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突出导向意识、增强质量意识、提高责任意识、筑牢阵地意识,不断完善质量保障体系,加强流程管理,切实把好出版工作的政治关、导向关和价值取向关,历年在江苏省全省出版制度执行情况和图书质量检查中名列前茅,在社会效益评价考核中多次获评优秀,在管理和生产上实现了高质量发展。

  深耕专业品牌

  熔铸系列精品

  大学出版社依托母体大学的学科资源、人才资源和品牌影响,既形成了选题资源开发优势,也形成了大学出版的特色。围绕“为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服务,为社会贡献高水平人文、科技精品图书”的办社宗旨,东南大学出版社以专业化为立身之本,以精品化为发展之源,优化结构、强化特色、塑造品牌,构建了土木建筑、城市交通、医药卫生、电子信息、人文社科等特色出版板块,尤其树立了土木建筑的优势出版品牌。

  2012年以来,东南大学出版社持续聚焦精品战略,强化系统思维,统筹谋划推进,深耕内容品质,开发了一批为历史留影、为时代立传、为未来存鉴的重点项目,推出了一批立得住、传得开、留得下的精品出版物。

  《城市与区域空间研究前沿丛书》《城市时空行为规划前沿研究》《工业污染地基处理与控制》《新型建筑工业化丛书》等30多个项目入选“十二五”“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宜居环境整体建筑学》《中国古代金属建筑研究》《建筑遗产保护学》《敦煌家具图式》《实验动物组织病理学彩色图谱》《何处忆江南――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近20个项目获国家出版基金资助;《档案记忆・红旗飘飘》《信仰的力量》《红色玄武三十年(1919―1949)》等近10个项目入选教育部全国高校出版社主题出版选题名单、江苏省委宣传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近代建筑遗产数据库”、《建造・性能・人文与设计丛书》等20余项数字项目、内容生产精品项目获江苏省现代服务业(新闻出版)发展专项资金项目补贴、奖励;《城市工程系统规划》等70余种教材入选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

  在一系列重点项目上的全面发力打造出一系列获奖的高品质精品力作,进一步提升了“东大版”社会影响力:《中国古代金属建筑研究》《建筑遗产保护学》《喀什高台民居》等近30种出版物获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苏版好书等国家级、省部级奖项;《胸腔镜解剖性肺亚段切除手术图谱》《南京城市史》等几十种图书被《人民日报》《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等媒体宣传报道。

  提高创新意识

  推进融合发展

  从2010年原新闻出版总署发布《关于进一步推动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到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2022年中宣部发布《关于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国家对数字出版、出版融合发展多次作出重要部署。

  2012年,东南大学出版社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要求,成立了数字出版部,致力于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在传播方式、优质内容供给、渠道、平台等多方位的融合发展,结合自身资源优势,不断强化全媒体出版理念,依托优质内容,积极利用新科学技术、新传播手段,创新传播形式、渠道,形成了图书数字资源库、数字阅读渠道合作、数字化平台建设、在线课程建设、纸书数字增值服务等板块,为知识传播提供依托平台,为教学科研提供在线服务。

  十年来先后开发了国家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项目“中国近代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数字出版云平台建设”“数字化电子电气自主在线实践平台构建与应用”和江苏省现代服务业(新闻出版)发展专项资金补助项目“东南大学堂――江苏司法能力现代化的大数据智能应用数字出版云平台建设项目”“高校双融合式创新创业在线教育试验性系统”。其中,“东南大学堂”入选“江苏省出版传媒融合发展优秀案例(提名)名单”,“中国近代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数字出版云平台”获江苏省新闻出版广电政府奖数字出版物奖提名奖。

  在建设数字出版平台的同时,东南大学出版社还积极协助东南大学制定远程教学方案并申报国家级、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近百门获得立项。

  近年来,东南大学出版社继续紧跟时代需求,在互联网新媒体平台开设抖音、天猫旗舰店、微信公众号等,坚持以先进技术为支撑、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多方位、多角度拓展宣传路径,推动出版融合发展,努力将精品出版物以更加丰富、多元的方式呈现给大众。

  加快版权输出

  打造国际名片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出版要发挥好传播文化、传承文明的重要作用,一定要紧扣时代脉搏,打造体现中国历史文化、民族特点、发展历程的优秀作品,讲好中国故事,加强国际传播。

  围绕“练好内功,打造‘东大版’国际名片”的版权贸易工作指导方针,东南大学出版社近些年和韩国、日本、美国、加拿大、德国、法国以及我国的香港、台湾地区的多家出版社建立了比较稳定的图书信息交流合作关系,大力推进走出去工作,除了纸质图书的实物输出到东南亚地区外,还和德国Sprigner、加拿大Royal Collins等公司签订了多种图书版权输出合同,通过知网走出去工程实现几百种图书的电子版输出并取得收益,推动众多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的优秀出版物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

  积极投身公益

  服务奉献社会

  “以文化人,培根铸魂。”出版承担着传播真理、传承文明、教育人民、服务社会的重要责任。出版工作者必须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在工作中不忘初心,践行使命,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履行好“出精品”的基本职责。

  在把一些先进的文化理念和科学知识通过出版物传播给大众的同时,东南大学出版社也以出版精神为指引,积极参与了一系列行业活动、扶贫捐赠:向云南省楚雄州南华县、安徽省灵璧、陕西省安康等机构捐赠图书,向江苏省妇女儿童福利基金会捐款,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捐款捐物等,切实践行了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

  弘毅乐群,精书成业。积厚成势,继往开来。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作为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一员,这十年来东南大学出版社取得了斐然的成绩,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此时,有收获的喜悦、有付出的欣慰,更多的则是继续奋进的动力!东南大学出版社将继续牢记出版初心使命,不断提高站位,培根固元,守正创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砥砺奋进,向社会贡献更多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