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在变局与破局中转型升级
――访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理事长艾立民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2-10-13
□本报记者 刘蓓蓓
出版物发行业是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传播载体、产业平台和服务窗口,在繁荣文化市场、拉动内需消费、丰富群众生活、推动全民阅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十年来,我国出版物发行业总体规模稳步增长,市场主体不断壮大,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发展方式加快转变,产业布局更趋优化,网点设施显著改善,两个效益不断凸显,整体呈现出稳健发展的良好态势。
“这十年是发行业深化改革、不断发展壮大的十年,是在变局与破局中创新发展的十年,也是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十年。”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理事长艾立民近日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如此表示。
事业发展和产业壮大取得长足进步
根据相关部门的统计,党的十八大以来,发行企业资产总额、出版物销售总额、营业收入、利润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逐年增长,出版物发行业总体规模进一步扩大。
数据显示,2020年同2012年相比,全国出版物发行单位由125467家增长到146043家,增长16.4%;发行网点由172633处增长到246351处,增长42.7%;从业人员由94.7万人增长到166.98万人,增长76.3%;出版物销售总额由3286亿元增长到4138.90亿元,增长26%;利润总额由196.03亿元增长到488.13亿元,增长149%。2020年,全国出版物发行单位资产总额达到14851.86亿元,全年营业收入达到12283.68亿元。
艾立民认为,十年来发行业紧跟国家文化建设发展战略,在事业发展和产业壮大的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特别是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以5G、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推进,深刻改变着信息传播方式和人们的阅读方式,由此出版物发行业的业态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伴随着文化强国建设的坚定步伐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提升,国家和各地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相关政策,中国实体书店迎来了新一轮发展期。
根据2020年的调查统计,全国实体书店达到78594家,其中1000平方米以上的书店1662家,5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书城167家。
“实体书店业勇立潮头,不畏挑战,知难而上,走上了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之路,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彰显出无可替代的文化魅力,成为十年来发行业改革发展的一大亮点。”艾立民如此评价。
十年来,实体书店主动适应文化需求升级、商业模式创新等发展趋势,以书业为主,积极探索多元化发展、融合发展之路。以知识服务为宗旨,以大文化为目标市场,实体书店由单纯卖场发展成为提供包括阅读服务在内的各类文化服务产品的文化综合体。十年来,一大批“最美书店”脱颖而出,以更优质的内容、更高的“颜值”、更贴心的服务,继续坚守着传承文明和科学文化的使命与荣耀,成为现代城市的文化新地标。
2022年4月23日,中宣部在首届全民阅读大会上表彰了46家“最美书店”。“透过这些‘最美书店’,我们看到了书店所具有的红色传承之美、全民阅读之美、责任担当之美、业态创新之美、空间设计之美、融合发展之美,充分彰显出新时代中国实体书店转型发展丰硕成果。”艾立民认为,中国实体书店在变局中破局,在世界书店业低迷不前的情势下,走出了自己的创新发展之路。
以创新性工作服务行业快速发展
中发协作为出版物发行业的全国性社会组织,十年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工作总方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加强作风建设,提升履职能力,努力当好党和政府的得力助手、行业进步的有力推手、企业发展的热心帮手。
对中发协十年来所做的创新性工作,艾立民进行了详细介绍。
十年来,中发协积极创新活动组织方式,不断提升服务能力。为提升实体书店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连续多年开展“文明店堂”创建活动。为推进发行业高质量发展,连续5年主办“中国书店学习大会”和“中国书店年度致敬活动”,旨在引领书业发展方向,树立行业标杆,展示转型成果,提升发展质量。在活动中,成都、深圳、西安、北京、南京先后获得“书店之都”的称号,500多家各类书店获得年度“最美书店”殊荣。
为提升行业队伍政治和业务素质,中发协主办全国发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举办“实体书店转型与高质量发展”“大数据与新媒体营销”和“短视频与直播带货”等培训班,受训人数达到2000多人。
为帮扶实体书店解决因疫情防控带来的经营困难,反映企业呼声,中发协于2020年和2022年两次在行业内进行了大规模的经营情况调查,向主管部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为助力行业主管部门延续图书批发零售环节增值税免税政策,中发协在2017年和2019年两次在行业内开展增值税免税实施效果调查,形成专题报告。
为配合“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畅通“双循环”,中发协主办“丝路书香国际书业论坛”,中发协连续5年参与主办东南亚图书巡回展,取得丰硕成果。
为加快行业的科技进步和标准化建设,中发协主动承担全国出版物发行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工作,全力推进CNONX国家标准的实施应用。
为持续推进市场繁荣,中发协积极搭建出版物交易平台,倾心办好北京图书订货会、参与承办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指导举办全国馆配图书交易会,支持各地举办特色鲜明的图书展会,推进产业链供应链融合创新,助力全民阅读活动深入开展,推进图书发行业高质量发展。
主动作为推动行业构建新发展格局
对于出版物发行业当前面临的挑战与压力,及未来发展趋势,艾立民阐述了他的看法与观点。在艾立民看来,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我国发展的内外部条件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各种衍生风险不容忽视,出版物发行业面临着较为复杂的发展形势。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促使新业态新模式新消费快速发展,给传统发行业带来严重挑战。
进入新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成为鲜明主题、高品质生活成为主要目标,发行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与出版物有效供给不足的矛盾不断凸显,网上网下发行并存引发的市场秩序问题亟待规范,行业标准化信息化水平有待提升,产业链供应链体系仍需优化。
另外,出版物市场主体集约化、规模化程度不高,地区分割现状尚未得到明显改善,与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要求仍有不小差距。特别是今年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为行业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意见》指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意见》要求“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作用,建立有效的政企沟通机制,形成政府监管、平台自律、行业自制、社会监督的多元治理新模式”。通过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全面推动我国市场由大到强转变,为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坚强支撑,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持久可靠保障。图书销售是国内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意见》发布为加强图书市场管理,规范经营行为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和政策依据。中发协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要求,抓住这一有利契机,主动作为,为推动图书市场的规范化管理和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立作出积极地努力。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艾立民表示,中发协将继续以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为首要前提,以推动发行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为第一要务,以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为核心职能,以加强协会自身建设为重要保障。在中宣部正确领导下,整合力量、主动谋划、积极作为,围绕实体书店高质量发展、行业融合创新、书刊业标准化建设、出版发行业走出去等基础环节和重点工作,履行职能作用、强化统筹协调、提升服务水平,为中国出版物发行业的下一个十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