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

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营造良好文化氛围

作者:张玉广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2-10-13

  □贵州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精神文明办主任、省新闻出版局(省版权局)局长 张玉广

  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省新闻出版(版权)战线广大干部职工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新闻出版(版权)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努力践行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务,立足行业特点,真抓实干、守正创新,为全省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营造了良好文化氛围。

  这十年,我们着力强化出版工作,精品力作相继涌现

  紧紧围绕“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今日贵州”等重大主题,系统策划出版“奋进发展的贵州(1949―2019)丛书”、《贵州脱贫攻坚70年》等系列图书,全方位、分层次、多角度记录贵州大地发生的“千年之变”,通过古今对比,总结提炼、展现宣传贵州黄金十年取得的巨大成就。大力推动古籍保护与整理工程。完成《贵州文库》一期106种414册图书的出版和“贵州古籍数据库”建设,启动《贵州文库》二期建设。策划《阳明文库》编辑出版工作,扎实推进省重点出版工程《贵州学者文丛》,着力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建设。持续打造“阅贵・阅多彩”出版品牌。28个项目入选“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12个项目进入“十四五”时期国家重点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出版专项规划。部分出版物荣获“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提名奖,一批优质作品入选“中华民族音乐传承出版工程精品出版项目”,部分作品入选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3种期刊入选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CSSCI)来源期刊及集刊目录》,6种期刊入选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成立并发展了孔学堂书局,数字出版创新取得实实在在的进步,有效促进了全民阅读深入开展。

  这十年,我们着力强化产业培育工作,新闻出版产业得到蓬勃发展

  聚力发展出版主营业务。确立了转企―改制―股改―上市“四步走”战略规划,推动省出版集团及所属128家企业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上迈出标志性步伐。十年间,省出版集团主营业务收入由15亿元增长到52亿元,资产总额由24亿元增至119亿元,所有者权益由17亿元增至64亿元,利润总额由2亿元增至2.6亿元。全力发展印刷产业。十年间,全省印刷工业总产值从28.9亿元增加到87.9亿元,增加了3倍。从业人员从13638人增加到23856人,利润总额从3.5亿元增加到4.7亿元。大力发展发行产业。积极拓展学前教材教辅、高中教辅、大中专教材市场,以项目推进方式做大做强教材教辅发行。出台《贵州省推动实体书店加快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指导新华书店打造“新华文渊”文化超市,投入1亿多元,新建改(扩)建89家新华文渊超市。

  这十年,我们着力强化“扫黄打非”工作,文化环境更加风清气正

  不断加强制度建设。省委常委会每年听取工作汇报,省“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谋划部署推动落实,领导小组办公室将“扫黄打非”工作纳入全省意识形态督查和巡视内容,在全国省级层面率先创建“黔卫”特色品牌,不断建立完善相应配套工作机制。切实加强基层站点建设。积极推动“扫黄打非”进机关企事业单位、进校园、进家庭、进农村、进社区、进军营、进网站、进媒体、进行业协会,实现全覆盖,基层阵地建设更加夯实。十年间,全省累计建成19383个基层“扫黄打非”站点,其中,27个站点被评为全国示范点,115个站点被评为全省示范点。30个集体和40名个人荣获全国先进称号,60个集体和110名个人荣获全省先进称号。持续加大工作力度。建成“护苗”工作站和未来工作室2619个,充分履行“南岭工程”成员省份职责,强化黔湘渝武陵山“扫黄打非”联防协作工程建设,黔湘两省四县、乌蒙工程各项工作落实落地,全域联防联控联打联治成效显著。在全省上下共同努力下,查办全国挂牌督办大案73件,查办各类“扫黄打非”行政、刑事案件3786件。

  这十年,我们着力强化版权工作,管理服务效能显著提升

  持续推进软件正版化工作。按照国家推进使用正版软件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安排部署,软件正版化率有了显著提升,在2020年国家年度核查中,各项正版率均达到100%。强抓版权社会服务工作。积极探索政企合作模式成立中云版权科技有限公司,利用区块链、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开发建设版权登记平台,为著作权申请人提供基于版权存证服务,2021年作品存证数量达到80万件,累计作品存证突破200万件,年登记数量进入全国第一方阵。立足贵州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大省特点,探索打造“贵版流金”公共品牌,连续多年实施多彩贵州民族民间文化版权服务工程和红色文化版权保护行动,累计开展上门宣讲100余次,服务民族民间文化企业300余家,服务民族民间文化从业者2000余人,建立版权服务站10余个,发掘优秀作品1万余件。2021年争取国家批准在贵州设立国家民族民间文化版权贸易基地(西南)。大力推动版权创意转化。以国家民族民间文化版权贸易基地建设为抓手,按照“版权产业化、服务数据化、管理现代化”的工作理念,持续提升贵州民族民间文化版权创造、运用、保护、变现能力,优化民族民间文化版权生态。

  这十年,我们着力强化全民阅读工作,书香氛围更加浓厚

  不断加强制度建设。省人大常委会颁布贵州省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将全民阅读工作提升到立法高度,结合工作实际,探索建立“多彩贵州 书香高原”全民阅读推广服务体系。不断拓展阅读阵地。开启“书店+主题阅读阵地”模式,持续打造“孔学堂・图书博览会”品牌,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农家书屋建设为抓手,构建“智慧农家书屋+云上农家书屋+空中农家书屋”线上线下立体农家书屋,全面启动覆盖全省7744个村的“多彩贵州空中农家书屋大喇叭响阅计划”,服务乡村文明实践,助力乡村振兴。不断丰富活动内容。每年组织开展“多彩贵州 书香高原”全民阅读推广系列活动。推动全民阅读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军营、进网络系列活动。联动省新华书店、媒体、学校、群团组织、社会阅读机构等资源,探索共建学习场,以点带面推动校园书店全面铺开。

  这十年,我们着力强化质量检测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得到显著加强

  积极推进出版物审读阅评体系建设。制定出台《审读阅评工作实施办法》,探索建立“三三三五”审读阅评工作体系。建成贵州省新闻出版局(省版权局)门户网站,改版升级《贵州新闻出版管理与服务》内资,完善全行业监管和交流平台建设。纵深推进出版物鉴定工作。成立非法出版物鉴定委员会,明确集受理范围、受理手续、鉴定程序于一体的鉴定工作制度,累计受理全省各级各类委托鉴定出版物1万余种,为相关委托单位查办案件提供了有力支撑。持续加强行业人员教育培训工作。制定出台系统全面的《全省新闻采编人员教育培训工作实施方案》,系统谋划、精心组织全省新闻采编人员岗位培训、新闻采编人员专题培训等工作。稳步提升印装质检工作。成功获批中国计量认证资质(CMA),并依托其权威性、专业性,稳步强化印装质检工作。十年间,中小学教材印制质量稳步提升。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下一步,我们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阔步向前,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以更加饱满昂扬的精神和斗志去奋进下一个十年,努力为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注入磅礴的文化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