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山东
新闻出版工作迈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2-10-13
□山东省委宣传部一级巡视员 钟华
党的十八大以来,山东省新闻出版(版权)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省新闻出版工作迈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新闻出版业总产值由2012年的1120.87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1900亿元,增长达69.51%,整体规模快速发展壮大,主要指标走在全国前列,跑出新速度、实现新突破。
这十年,是思想旗帜始终高扬、鲁版精品创作生产迈上新高峰的十年
抓好主题出版选题策划。十年来,山东省围绕党和国家重大活动、重大会议、重大事件、重大节庆等重大主题主线,共组织策划出版主题类图书3901种,《中国字・中国人》等22种图书入选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金桥》入选中宣部期刊主题宣传资助项目,4家期刊入选“中国优秀科普期刊目录”,3家期刊选题入选中宣部“青少年期刊讲党史”主题宣传活动。实施百部主题图书出版工程,每年推出20种优秀主题出版物。
推出一批鲁版精品力作。十年来,山东省共有150余种出版物获国家级奖项,《美丽的西沙群岛》《国家记忆――一本〈共产党宣言〉的中国传奇》《血梅花》《雪山上的达娃》连续4届荣获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图书奖,36种图书、11种电子音像制品荣获中华优秀出版物奖,30种图书荣获中国出版政府奖,《靠山》等3种图书入选2021年度“中国好书”。大型画册《中国》被中宣部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时赠送外宾,中华儒学经典著作集成《儒典》在第八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上正式发布。《文史哲》多次入选全国“百强报刊”。2021年5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回信,充分肯定其在弘扬中华文明、繁荣学术研究等方面的成绩,对办好哲学社会科学期刊提出殷切期望。
加大精品出版扶持力度。十年来,山东省共有“中国文庙研究丛书”等168个项目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资助金额8589万元。制定《山东省精品出版项目奖励办法》,每年拿出600万元对获得图书出版“三大奖”、重大主题出版、精品出版工程、重点出版项目等进行资金奖励扶持,鼓励出版单位打造更多的鲁版精品。
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十年来,山东省先后举办了中韩图书版权贸易洽谈会、青岛国际版权交易会等系列活动,促进了山东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互鉴,加强了国际出版机构版权贸易合作,推动了山东出版走出去。39个项目入选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84个项目入选丝路书香工程,图书版权输出1278种、引进1180种,尼山书屋落地24个国家。20余种抗疫出版物输出到阿联酋等10余个国家。
这十年,是印刷发行业转型提速、创新发展的十年
印刷业“四化”发展成果丰硕。十年来,山东印刷业围绕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融合化方向,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总产值由2012年的837.12亿元增长至1461.69亿元,增长达74.61%,规模以上重点印刷企业由156家增加到355家,6家印刷企业被认定为国家印刷示范企业。绿色印刷深入推进,全省通过绿色印刷认证企业达142家,实现重大主题出版物、中小学教材等绿色印刷全覆盖。数字化、智能化、融合化转型步伐持续加快,如以山东世纪开元、“绿爱创客”为龙头的“互联网+印刷”生态圈逐步形成,连续7年位居全国印刷电商前列;泰山新闻出版小镇成为全国产业链融合发展的齐鲁样板。
发行业转型升级成效明显。十年来,山东发行业产业营业收入增长69.98%;发行单位增长88.32%。持续开展“最美书店”评选等活动,120多家“山东最美书店”成为当地文化地标和精神驿站,山东书城、京广・尚悦(银座店)2家书店获评全国首届“年度最美书店”荣誉。推动实体书店融合创新,山东新华书店集团打造200余家新型复合文化阅读空间,新建大型书城20座,建成校园书店400余家。网络发行发展迅速,全省网上书店达2000多家。民营书业涌现出世纪金榜、世纪天鸿等全国知名品牌。
这十年,是阵地管理坚强有力、社会文化环境持续优化的十年
持续筑牢“扫黄打非”阵地。十年来,全省共收缴各类非法出版物1900万件,清理各类有害、不良信息近千万条,查办各类“扫黄打非”案件4800余起。山东省“扫黄打非”工作办公室连续16年获得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先进集体。深入推进“扫黄打非”进基层,全省已建设基层“扫黄打非”站点7.69万个,其中先后创建全国示范点26个、省级示范点312个,建成“护苗”工作站3000余个。深入开展“净网”专项行动,平均每年查处违法违规网站1000余个,处置网络涉黄涉非有害信息10万余条。持续推进“扫黄打非・护苗”专项行动,平均每年查缴问题少儿图书、盗版教材教辅近百万册(件)。
持续完善版权保护体系。山东省是全国第一批颁布著作权保护地方法规的省份,十年来,我省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严厉打击侵权盗版,为新闻出版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积极完善版权法规制度,先后制定出台《山东省著作权纠纷处理办法》等10多个规范性文件和《进一步做好著作权作品登记工作的通知》等多个政策性文件。不断加大版权执法监管力度,20余起案件被列入全国版权年度十大案件、国家版权局挂牌督办案件,110家单位和320名个人获查办有功单位。不断提高版权社会服务水平,2013年,山东省建成省级数字版权登记平台,截至2021年年底,共办理作品登记90.8万件;创建山东省版权示范单位、园区(基地)347家,获评全国版权示范城市、单位、园区(基地)44家;2021年,泰山国家图书版权交易中心落户山东。大力推进软件正版化工作,完成对省直机关、省属国有企业软件正版化全覆盖督查。
持续提升行业监管能力和服务水平。切实把好出版物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和出版导向,严格落实报纸、期刊、图书出版质量“三审三校”、重大选题备案、出版阅评等制度,每月集中进行审读,发现问题及时予以纠正。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实现了图书、音像、报纸、期刊出版单位和书刊印刷、发行单位的社会效益考核全覆盖。同时,大力推动“放管服”改革,新闻出版行政许可审批时限、备案办理时限等大幅缩短,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这十年,是文化惠民落实落细、公共文化服务精准供给的十年
阅读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十年来,共建有省、市、县三级公共图书馆154家、城市书房506家、农家书屋5.6万家、职工书屋1.95万家、乡村儒学讲堂2.2万余个,并实施“书香山东・数字阅读”共享工程,不断加大数字化阅读产品和服务供给,为全民阅读活动开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全民阅读工作进一步深入。十年来,全省共开展线上线下阅读活动达10多万场次,捐赠图书800余万册,参与人数超过9000余万人次。创建了“山东省全民阅读大会”“青岛全民读书月”等一批有影响力的阅读活动品牌,“书香山东”“书香青岛”阅读品牌入选“书香中国”全民阅读综合传播影响力榜单。《青岛全民阅读发展报告(蓝皮书)》《构建新时代“泉民悦读”新体系》分别入选中宣部2019年、2021年全民阅读优秀项目名单。2021年7月,第三十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在济南举办,为全国读者奉献了一场全民阅读盛宴。2022年,山东统筹推进图书馆总分馆、农家书屋、社区书屋、城市书房、新华书店“五位一体”全民阅读改革,全民阅读质量和水平持续提升。
农家书屋效能进一步提升。十年来,全省积极实施农家书屋提档升级工程,投入近6.6亿元,为农家书屋补充图书达4669.78万册,努力实现农家书屋由“建设好”向“服务好”、由“有书读”向“读好书”、由传统书屋向“乡村书房”“数字书屋”“图书馆分馆”转变,实现农家书屋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全覆盖、全打通、深融合,分别于2012年和2017年被评为全国农家书屋工作先进单位,51个农家书屋获评全国示范农家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