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江西
牢记使命任务 为人民出好书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2-10-13
□江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新闻出版局(省版权局)局长 黎隆武
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西省新闻出版(版权)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开拓进取、守正创新,扎实推进出版重点项目和重大工程建设,主题出版导向更加鲜明,精品出版项目不断增长,行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有效提升,为推动文化强省建设、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华章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十年凝心聚力 培根铸魂筑牢根基
夯实出版阵地建设。出台实施《关于加强和改进江西出版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江西新时代古籍工作的实施意见》《江西省出版物审读暂行办法》等规范性文件,编制实施“十三五”“十四五”出版发展规划,不断推进出版领域科学发展、规范发展。深入开展图书质量管理、期刊滥发论文问题等专项检查,压紧压实出版单位“三审三校”责任,筑牢出版领域意识形态安全屏障。紧抓出版人才队伍建设,发挥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引领示范作用,搭建高层人才沟通协调机制,培养一批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的出版人才队伍。
唱响重点主题出版。围绕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重大主题,策划出版了“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研究丛书”等一批时政类出版项目;结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重大历史时刻,组织创作了《中国共产党100年江西简史》等一批标志性出版项目;围绕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创作推出了《红色中华系列》等一批红色主题出版物;围绕脱贫攻坚工作,策划推出了《琵琶围》等一批反映江西脱贫攻坚成果的出版物,唱响了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时代主旋律。
围绕主线立体宣介。坚持网上网下一体、内宣外宣联动,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重大主题主线,统筹协调网上网下各类媒体平台,广泛开展重点主题图书宣传推介和展示展销工作,扩大主题图书社会影响力。深入组织开展“青少年期刊讲党史”主题宣传活动,精心推出一批红色专栏和优秀文章,引导青少年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深化与国内外文化机构合作,近百个主题出版项目入选国家级走出去重点工程。
十年深耕细作 精品出版拾级而上
做优做强精品出版。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提高原创出版和精品出版能力,着力打造一批国内有竞争力、国际有影响力的精品出版物。围绕国家重点出版规划、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三大奖”和全国性重要出版奖评选,策划推出一批精品出版项目,获得国家级、全国性荣誉1200余项,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加快期刊向知识服务类媒体转型,27种期刊入选国家核心期刊,《苏区研究》等多种期刊入选国家级推荐优秀期刊,新创办的《钨科技》等一批期刊填补了行业空白,期刊品牌建设稳步推进,影响力和竞争力不断提升。
做专做细特色品牌。坚持走专业化、分众化、品牌化道路,形成主题(红色)图书产品线、少儿知识漫画产品线、现当代文学产品线等60余条品牌产品线。加强少儿优秀原创选题开发和优秀作者挖掘培育,推出《大中华寻宝记》等畅销、长销品牌,保持全国少儿图书出版市场领跑地位。深入挖掘江西“红、绿、古”文化资源,推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重点推进《江右文库》编纂出版工程、“江西文化符号丛书”等展示江西历史底蕴和文化成果的特色IP。
加快出版融合发展。积极推动精品出版数字化转型,多维立体开发电子图书、有声阅读、知识服务等新业态,创新开发“大中华寻宝”融合出版项目、“智慧党建”数字服务等一批数字出版产品体系,形成出版领域创新发展新的增长点。加快推进国家“出版融合发展重点实验室”和“基于AR/VR呈现方式知识服务科技重点实验室”建设,牵头制定全国出版业首套物联网技术应用标准,实现物联网技术在出版发行领域商业运用。紧抓“江西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建设战略机遇,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数字出版及相关产业保持快速发展,2021年实现销售收入近90亿元,涌现出一批数字出版产业龙头企业。
十年守正创新 行业发展增添动力
发展质量稳步提升。牢固树立编、印、发“一盘棋”思想,加强统筹规划,扶持引导行业高质量发展。2021年,全省共有各类出版单位190余家,印刷复制企业1700余家,发行单位2800余家,全行业固定产业人员14.6万余人,实现年营业收入640余亿元,产业全链条供给能力更趋合理、完善。江西出版传媒集团连续13届被认定为“全国文化企业30强”;江西新华印发集团连续8年荣登中国印刷包装100强企业排行榜;江西新华发行集团总体经济规模连续6年位居全国同行第四名,连续4届被评为中国出版政府奖先进出版单位。
深化改革激发活力。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工作,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项目,梳理规范行业系统“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创新优化印刷委托书行政审批项目工作流程,政务服务水平不断优化。制定实施《江西省关于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实施意见》,支持实体书店创新升级,全省基本形成覆盖城乡、功能完善、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实体书店发展新格局。不断推动出版集团改革发展,优化重组内部资源配置,加快数字印刷装备升级和技术改造,升级延展“新华+”发行产业链,健全完善社会效益考核制度,各级经营主体更具活力。
履行使命彰显担当。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出一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出版产品,扶持一批贫困村(户)实现文化脱贫摘帽,成功举办系列文化强省专题研讨交流活动,助力文化强省建设。充分发挥新华发行集团传播先进文化主阵地作用,统筹抓好政治理论重要文献宣传发行工作,有效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有效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规范教材编、印、发、供各环节工作责任,有力保障全省中小学“课前到书、人手一册”任务落实。
十年为民惠民 公共服务提质增效
全民阅读持续深入。制定实施《关于促进我省全民阅读工作的若干举措》,持续开展年度“书香赣鄱”全民阅读宣传月、“十大赣版图书推荐”等全省性阅读活动,精心策划“礼赞祖国 筑梦新时代”诵读会、“追寻光辉足迹”主题阅读活动,全省各地举办全民阅读活动5万余场次,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连续5年在世界读书日当天报道江西全民阅读活动。大力推进全民阅读“七进”工作,关爱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阅读需求,阅读活动更加深入基层群众。发挥名人、名家阅读引领作用,培育出一批阅读推广机构、优秀阅读推广人、阅读示范项目。
阅读空间不断拓展。省、市、县三级公共图书馆不断提档升级,盲文出版物、有声读物等阅读资源、设施与服务更加完善,社会各界为特殊群体、困难群体开展志愿者助读氛围浓厚。制定实施《关于加强城市书房建设的实施意见》,创新推进“15分钟阅读圈”建设,重点打造了30余个“美专新特”新型时尚阅读空间项目,优化丰富群众阅读体验。加大新华书店发行网点建设,特别是农村基层网点建设,新华书店门店数量增加110余家,营业面积增加15.4万余平方米,拓展公共文化服务广度和深度。
服务基层扎实有效。加强农家书屋建设经费保障,深入推进“百姓点单、政府买单”选书模式,全省农村人口人均图书拥有量增长10倍。出台实施《江西省农家书屋管理与服务规范(试行)》《江西省农家书屋深化改革创新提升服务效能实施办法》,创新推出政府购买农家书屋管理员公益性岗位,安置残疾人管理员12000余名。全面推进农家书屋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组织开展“新时代乡村阅读季活动”“我的书屋・我的梦”阅读实践活动,探索打造“农家书屋+”服务模式,一批农家书屋被评为“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
历史照亮未来,奋斗成就伟业。在新时代新征程新起点,江西新闻出版战线将始终牢记使命任务,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守“为人民出好书”的出版初心,以“作示范、勇争先”的昂扬风貌,扬帆新时代赶考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