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香飘进书店 专业方能引流

作者:雷萌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2-08-25

  继8月4日开启为期半个月的上海咖啡文化周,75家品牌书店联动“咖香书香在上海”。借着咖啡文化周的温度,上海再度领书业之先,发布了全国首个出版物发行行业咖啡专业服务标准。标准内容涵盖经营环境、设备设施、经营管理、卫生要求、服务人员条件、服务流程和服务礼仪规范、咖啡馆等级划分与等级评定、咖啡调配师岗位技能要求等,共23款170条细则。由此,笔者读出书店经营咖啡的两个联结要素――做专业和带流量。

  一项调查显示,上海近两年新开书店中,有咖啡经营的占到84%。在书店中辟出咖啡经营区,既是对接时尚文化、打造社交场景的不二选项,也可借此补偿单纯售书难以支撑的运营压力。不论是老牌书店,还是新开书店,书店人必葆有情怀与匠心,慢工才能出细活儿,体现在咖啡经营上,不宜盲目追求人有我有。参照上海发布的这一标准,只有改善软硬件,内外兼修,才能使书店和咖啡磨合达到良好的状态,助力提升书店品牌形象,让咖啡为书店引流。

  咖啡为书店引流非一日之功。在西方,咖啡馆文化已有几百年历史。近年来,咖啡业态在我国城市空间风生水起,也成为书店、影院等文化消费场景的标配。“书店+咖啡”,承载着读者对阅读和时尚生活的双重追求,依靠全自动咖啡机和速成技能,不可能一蹴而就。

  来书店点一杯咖啡的读者有着怎样的需求?我们可以大致画个像。

  比如在北京,大多数品牌实体书店都设有消费区,仅供购买咖啡、简餐的读者入座。这些读者中,一部分喜欢伴着咖香品读书中文字;还有一部分并不是来此阅读,而是用笔记本做自己的事,但可以想一想,他们为何不去比书店遍布更广的咖啡厅?不论是哪类读者,至少有两点共性,他们青睐书店和阅读的氛围,同时对咖啡口味和服务有所追求。以咖啡为流量入口,书店要想留住读者,首先要提供更具专业品质的咖啡服务,其次要善于从咖啡服务中挖掘转换潜力,引导阅读消费。

  由此看来,咖啡与书店品牌一荣俱荣、相互成就。书店经营咖啡有了行业标准,既为当下“书店+咖啡”提供实操规范,更放眼“书店+”多元业态的健康发展。

  近几年,总有品牌实体书店撤场引来读者叹息,一些网红书店身处探店打卡多、阅读消费难的尴尬。时闻唱衰之声,不会阻止为城市留住文化灯塔的执着。咖啡在“书店+”中有着最广泛的消费群,书店只有善用这个流量入口,用图书选品一样的专业标准,做好咖啡及其他周边产品,让书店与咖啡更好调配研磨,才能使“书店+”名副其实,提升阅读消费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