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时代》杂志于今年6月正式创刊

紧随时代步伐 弘扬法治精神

作者:孙海悦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2-08-16

  □本报记者 孙海悦

  

《法治时代》创刊号封面。

《法治时代》杂志社 供图

  由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管、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理论指导的《法治时代》,于今年6月正式创刊,目前已经出版两期,发行量达1万多册。

  深植优质内容资源

  《法治时代》的主办单位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是中国出版集团旗下出版人大类、法律类的专业出版社,自1989年成立至今,积累了众多的法律法治类优秀出版项目和出版资源。比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这里走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部红色经典电影连环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学习读本》等入选2021年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达13个。

  “社领导班子一直思考将优秀的出版资源再度整合,用多元化、多媒体的方式进行深度阐释和开发。”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副总经理,《法治时代》杂志社副社长、副总编辑贾兵伟介绍。

  《法治时代》创刊,不少业界人士对《法治时代》的发展寄予厚望。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法学研究所原所长李林表示,希望《法治时代》在创新发展过程中服务法治、宣传教育,促进法律服务事业,深化法治地方和普法地法治理宣传,夯实中国法治建设的实现基础,努力办成国内法学和法治领域具有较高学术影响力、理论影响力、社会影响力和法治影响力的一流法学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所长莫纪宏在《法治时代》创刊号卷首语中说,相信《法治时代》依托主办单位发源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的优势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正直精邃”法学底蕴的理论支撑,依靠各政法单位、法学教学科研机构的广泛支持,一定能够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法治强国书写光辉篇章。

  组建专业权威团队

  法治媒体是推动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舆论阵地。《法治时代》以“弘扬法治精神 传播时代强音”为办刊宗旨,坚持“导向正、形式新、内容活、互动强和服务优”的办刊原则,紧紧围绕党中央关于全面推进法治建设的决策和部署,以刊发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治调研、法治督查、法治创建、法治宣传、法治指数等为主要内容,融权威性、理论性、指导性、探讨性和实践性于一体。

  贾兵伟介绍,《法治时代》设置卷首、理论学习、高端论点、封面主题、立法动态、执法实践、司法改革、普法宣传、法治调研、时代人物、法治资讯、时代好书等栏目,通过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法治理念、宣传法治人物、总结法治经验、服务法治实践,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新时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辉煌成就。

  专业权威的专家团队、作者团队和编辑团队是杂志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杂志设专家委员会,此外,由全国人大法工委相关部门、各地各级司法实务领域人员、高校著名学者、教授等组成作者队伍,保证了杂志正确的出版方向导向以及稿件的高质量和权威性。

  以新媒体多翼助力

  《法治时代》在创刊之际还配套有法治时代网、法治时代公众号、法治时代客户端等平台,希望通过深度融合发展,进一步拓展品牌认知与影响力。

  贾兵伟表示,杂志社将严格坚持正确出版方向和舆论导向管理杂志和网站,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为此制定了《法治时代》新媒体及网站建设管理办法,并在网站管理中专门设置了内容合规审查总监的岗位。

  “我们希望通过融媒体发展,推进选题策划、内容采集、编辑加工、出版传播的全链条升级。”贾兵伟表示,这一方面能够在法治专业垂直领域提供形式更加灵活的专业化服务,为读者打造定制内容和定制产品,满足不同读者需求;另一方面希望通过媒体融合发展加强编辑、作者、读者互动,比如利用新媒体进行采编工作,加强在线研讨、组稿,节约人力成本与时间成本,提高沟通效率。

  贾兵伟认为,在媒体融合时代,内容依然为王,但是技术服务能够为内容提供多翼助力,为内容传播打开多维度视角。“未来,我们也会在媒体融合发展方面投入更多研发力量,以期用全媒体的表达方式服务依法治国、服务全民普法。”

  “希望各方共同努力、通力合作,准确把握办刊方向,突出前瞻性、思想性、专业性,强化杂志的新观念、新动向、新形式,伴随时代的步伐办出水平、办出精品、办出特色。”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主任委员乔晓阳在《法治时代》创刊时的期望,也正在成为《法治时代》努力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