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览新闻客户端“在纵览 看见自己”专题

聚焦普通人的美好生活

作者:吴明娟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2-08-16

  □本报记者 吴明娟

  世界那么大,一点之下,多少人间百味;世界那么多人,两屏之间,谁与谁可做知音。近日,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河北新闻网和《燕赵都市报》携手打造的纵览新闻客户端上线,力求让大家相遇在纵览,看见自己,看见最真实、美好的生活。“在纵览 看见自己”专题中,一个个平凡人的普通事展现着这个城市人的百态人生。

  小人物向光而行

  人潮人海中有太多的你我,一样平凡,一样努力生活。纵览新闻客户端既有视野和担当,带你行走天下,也如友如伴,倾听和传达着朴实无华的心声。喜怒哀乐人生百态,柴米油盐滚滚红尘,在纵览,最普通的经历也可以成为故事,帮助心灵冲破孤岛,共振共鸣。

  打开“在纵览 看见自己”专题,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句话,“在纵览,看见自己,温暖你我;在纵览,不只采访,更有倾听。”这是纵览新闻人给读者的话,也是该专题的定位。每篇报道的栏头,“在纵览 看见自己,温暖你我”的文字设计选用了红、黄两种颜色,彰显了暖新闻的特质。

  专题聚焦各行各业的小人物,通过他们的亲身经历讲感受、说变化、谈体会,表达上生动可亲,在典型人物的塑造上,也让人有代入感,容易产生共鸣。不论是《服装小店的“逆战之年”》中逆风坚持的张楠,《90后大棚新手的成长》中在家庭农场不断调整、适应、创新,不轻易放弃的马腾,还是《烧烤店老板的执着坚守》中11年坚持诚信经营的张先朋,《人在“长途”》中心态积极,相信只要车轮向前奔,家里的日子就会越过越好的司机小郜,他们的职业、身份囊括了多个行业,都是我们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人物,他们的奋斗故事就实实在在地发生在我们身边。

  “在纵览 看见自己”专题聚焦小人物,以小切口讲述向光而行的故事,让每个个体都能在平凡的力量中找到共鸣和回响。这些人物既有个性,又有共性,同时具有感染力,通过以点带面,使主题得到了进一步升华,每个人也更加容易地从报道中找到和自己的相似之处,契合了“看见自己”的关键词。

  暖故事暖心暖人

  《服装小店的“逆战之年”》中,店主张楠在两年多的疫情阴霾下,她曾崩溃痛哭,也曾逆转翻红差点迷失方向,现在生意更是到了最困难的时刻,她依然选择坚持。《烧烤店老板的执着坚守》中,张先朋本在山东子承父业,后到保定创业开了自己的烧烤店。每天工作到凌晨3点才回家,靠着11年诚信经营,不仅积累了一大批忠实的老客户,还在保定娶妻生子、买房安家,成为融入这座城市并与之共同成长的“新保定人”。在两年多的疫情重创下,他的烧烤店盈利少了一半,之前生意最好时雇的15个伙计,也只剩下了6人。即便小本生意只能勉强维持,38岁的张先朋也从未想过放弃,他的心中仍充满希望。

  疫情之下,这样的故事比比皆是,每个人都经历了形形色色的难,而每个人又都选择了以不妥协的方式回应生活中的挑战。“在纵览 看见自己”专题报道中,通过分享不同人物的不妥协人生和故事,传递温暖和希望,勇气和光明,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了向光而行、向上生长的力量。

  作为河北新闻网与《燕赵都市报》两强携手、加快推进深度融合一体发展的结晶,纵览新闻客户端更是以视频和直播为主要呈现手段,将视频作为主要载体。

  值得一提的是,专题报道的视频都以主人公自己为叙事视角,从而引发大众的价值认同和情感共鸣。这样的讲述能够让读者快速地进入故事情节,感受人物的情感。《告别最难忘的毕业班》中的视频采用的是高考前,开滦一中高三15班师生用画笔和镜头写下的“笔记日记”,由图片和原声视频构成,没有任何加工,再配以符合高考主题的背景音乐,这样的方式使得故事更加饱满真实,增加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