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观新闻客户端推出《百姓话思想》系列短视频

百姓小视角讲述城市大变化

作者:洪玉华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2-08-16

  □本报记者 洪玉华

  上观新闻客户端日前推出《百姓话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上海的实践案例》系列短视频。该系列短视频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委外宣办与解放日报社共同策划制作。首季10集系列短视频已经全网播出,紧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全过程人民民主”等一系列重要理念,以百姓小视角讲述上海市在改革发展中的大变化。

  以小见大是特色

  上海是习近平总书记工作过的地方。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连续4年亲临上海,赋予上海重大使命,为上海发展指明方向,并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全过程人民民主”等一系列重要理念。10集《百姓话思想》系列短视频是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生动阐释。区别于报刊媒体的重磅文章,该系列短视频以故事化、微观化表达,生动呈现上海深入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百姓生活、行业发展带来的变化。

  《百姓话思想》系列短视频时长都在3―5分钟之内,契合当下新媒体传播的特色。每一集都是故事化呈现,由具体的人讲述亲历的事。10集系列短视频的切入点都比较小,比如小区旁边有了口袋公园、思南路上周公馆的演出、为服务老年人学说上海话的法官等。但视频不止于故事,在每一个短小、生动、具体的故事之后,每集视频的结尾都有简短的两句话,以故事相关领域的数字说明小故事背后的大发展大变化。比如,在讲述“90后”护理员赵听听的故事之后,片尾显示:目前上海纳入长护险登记的护理员有6.8万人,共服务失能老人39.3万人。

  微观化的故事、以小见大的结尾让《百姓话思想》系列短视频有看头、有信息量,并形成城市发展的历史纵深感。“人走过,整个时代在这条街上慢慢流淌。”在展现的一系列故事之中,受众可以自然感知到上海速度、上海高度和上海温度。

  理论统筹是支撑

  《百姓话思想》系列短视频呈现的是微观视角,但其背后是统领全局的大视野支撑。首先每期视频开篇都以金句形式呈现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也形成故事背后城市变化发展的理论指引。

  此外,10集系列短视频虽讲述了10个不同领域、不同人物的故事,但他们之间又有着紧密联系。首集《深蓝梦想》聚焦洋山深水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勉励要求,“努力创造更多世界第一”的奋斗故事;《一条网红街的背后》《我住河景房》《法袍的温度》等故事是对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给人民生活带来变化的具体呈现。第十集《开放创造奇迹》则以特斯拉上海工厂为背景,诠释习近平总书记“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的重要讲话,展示上海开放发展的坚定信念。该系列短视频用奋斗故事开篇,把城市变化展开,再以开放发展的信念眺望未来,“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等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贯穿始终。

  应该说,《百姓话思想》系列短视频实现了宏观视野与微观呈现的高度融合。在三五分钟的短片中呈现故事、讲出高度的背后是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深入学习,也体现着创作团队对新媒体表达的驾驭能力。

  当前各大媒体持续推进融合发展。《百姓话思想》系列短视频聚焦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普通人在上海的工作和生活,用鲜活朴实、生动具象的百姓故事,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上海的生动实践,是“主力军全面挺进主战场”的融合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