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故宫之美

作者:单霁翔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2-08-12

  听故宫里不同的声音,感受不一样的紫禁城。

  我从小在四合院里长大,没想到自己会到世界上最大的四合院里来工作。四合院里春、夏、秋、冬季节分明,在这里可以接地气,可以望天空。今天,我要把这些恢宏的皇家古建筑变成各种各样的声音,请大家去听。让声音入耳,让历史入心,让大家不再把故宫当成一个普通的景点去游览。

  我曾是故宫的看门人,到故宫看门以后,每天早晨8点,我都要向西沿故宫巡查一圈。穿着布鞋走在故宫里,当朝霞满天的时候,当日落西山的时候,当月亮升起的时候……望着故宫,我心底就漫出一种静静守护故宫的幸福。

  紫禁城的600多年承载了很多历史与记忆,更见证了时代的变化。当下,无论是博物馆界,还是与之相关的学术界、文物界,甚至是媒体领域,都在思考变革,也都处在变革之中。长期以来,博物馆人心里起急,嘴上抱怨。因为在这里展览的这些珍贵文物,既含有历史,又含有文化,但当人们参观博物馆时,却总是缺乏兴致,冰冷、单调成为展柜里文物的代名词。很多人只是匆匆地在相机里留下几张影像,便离开了。

  如何让这些文化遗产资源活起来,是故宫博物院应该思考的问题。我发现,文物本身就是活的,岁月不会悄悄流逝而不在它们身上留下痕迹,只是我们缺少去发现的眼睛。即便在我们还不具备历史知识的时候,也应该保持这种好奇心去贴近它们,去仔细听听它们的声音,这样才能使文物获得应有的尊严。我相信文化远在器物之上,在“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的精神指导下,故宫博物院坚定不移地贯彻“让文物活起来”的理念。

  今天,故宫博物院的建设和发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故宫博物院要通过更好的方式来让大家了解故宫。我想还没有人从“故宫里的声音”这个角度讲过故宫。我讲述故宫的声音,是想让每一件文物呼吸,让每一件文物发声。除了故宫的文物,故宫本身的历史,现在受到大家喜爱的故宫文创,以及故宫里的工作人员、故宫的活动也成为故宫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听见他们的声音,也应该是我们了解故宫历史和现在的重要视角。

  我希望以一种感同身受的方式,让大家了解甚至理解真正的故宫,因为要实现把一个壮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下一个600年的庄严承诺,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故宫的声音》

  单霁翔 著

  故宫出版社

  2022年7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