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古籍工作重点课题公布

作者:孙海悦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2-08-11

  本报讯 (记者孙海悦)8月9日,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9项2022年度古籍工作重点课题,面向全国古籍工作相关单位征集课题研究承担方。

  一是古籍工作社会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调研目前古籍工作各环节社会效益评价的基本情况及问题,结合具体案例研究提出操作性强、适用面广、可量化的古籍工作领域社会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二是古籍整理、出版及数字化成果公益性利用研究。研究古籍整理、出版及数字化成果公益性利用所涉及的知识产权、质量保障、运营维护、产业生态和产业链条等问题,探索高质量古籍整理作品、出版成果及数字化产品公益开放和高水平开发利用的路径,提出具体工作建议。

  三是古籍存藏机构数字化资源公益性利用研究。研究国内外古籍存藏机构数字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模式、主要经验及存在问题,提出加强我国古籍存藏机构数字化资源公益性利用、完善古籍资源便捷使用机制的政策建议和工作方案。

  四是海外典籍数字化技术调查与应用研究。掌握海外采取高新技术深度开发利用典籍文献的最新进展和发展方向,研究评估相关技术与理念应用于我国古籍文献转化利用工作前景,系统化提出下一阶段我国古籍文献智能化开发的重点方向和发展步骤。

  五是基于古籍数字化的大型知识库建构研究。在总结现阶段古籍知识库建设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研究基于古籍数字化的知识库建设方向和相关配套措施,开展对超大规模、具有文化战略价值的知识库的技术预研,提出总体框架、建设方案、技术标准规范和应用场景。

  六是专题性古籍数字化资源建设调查与研究。全面摸清现有专题性古籍数据库资源情况,总结成绩经验,结合实例分析问题及产生原因,研究专题数据库的科学分类,对下一阶段专题数据库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七是古籍数字化资源平台互联互通研究。开展国内古籍数字化资源平台建设情况调研,在掌握平台开发进展、开放服务、技术标准等基础上,研究推动古籍数字化资源互联互通、汇聚共享的工作模式和技术方案。

  八是古籍数字化人才培养方案研究。针对不同要求研究系统性古籍数字化人才培养方案,提出古籍数字化学术训练、技能培训课程体系及相关教材编写计划。

  九是古籍图书编校质量差错认定细则。系统分析总结古籍图书编校质量问题,结合《图书编校质量差错率计算方法》要求和长期实践形成的古籍整理出版规范,研究制定具体可行的古籍图书编校质量差错认定细则。

  相关申报材料须于9月5日前报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