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文化自信 坚持改革创新 打造传世精品

嘱托镌刻心底,推动世纪出版再攀高峰

作者:金鑫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2-08-11

  开栏的话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宣传思想工作,习近平总书记通过考察、调研、致贺信、回信等方式,对做好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为做好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指明方向。厚望如山,催人奋进。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本报从今日起开设《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牢记总书记嘱托》专栏,全面展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宣传思想战线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嘱托、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在新时代中的新气象、新作为、新成绩,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本报记者 金鑫

  《辞海》和《大辞海》是大型综合性词典,全面反映了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系统展现了中华文明丰硕成就,为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作出了积极贡献。希望大家坚定文化自信,坚持改革创新,打造传世精品,通过不断实施高质量的重大文化工程,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

  

经过1000多位编纂出版人员近5年的不懈努力,2020年8月《辞海》(第七版)彩图本付梓面世。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供图

  时光荏苒,然而对上海辞书出版社社长秦志华来说,看到习近平总书记祝贺《大辞海》出版暨《辞海》第一版面世80周年贺信的时刻始终是不能忘却的。

  2016年12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致信祝贺《大辞海》出版暨《辞海》第一版面世80周年,并向为这两项重大文化工程付出大量心血的广大专家学者及同志们致以诚挚的慰问。

  “贺信到了上海市委宣传部,接到电话我就赶到部里,我是集团第一个看到贺信的人。”秦志华告诉《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当时由于贺信内容还未正式发表,他就在部里把整封贺信抄录下来,连标点符号都不放过校对了数遍。

  习近平总书记在信中指出,《辞海》和《大辞海》是大型综合性词典,全面反映了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系统展现了中华文明丰硕成就,为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作出了积极贡献。希望大家坚定文化自信,坚持改革创新,打造传世精品,通过不断实施高质量的重大文化工程,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当时很激动,抄录中印象最深的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对《辞海》的全面总结和高度评价,以及对广大出版工作者寄予的殷切期望。‘坚定文化自信,坚持改革创新,打造传世精品’,这三句话为做好新时代出版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秦志华说。

  今年6月,《当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习近平上海足迹》在上海首发。该书的主要编写出版单位之一上海人民出版社也是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旗下单位,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黄强颇为激动,“从习近平总书记给《辞海》的贺信,到新书的出版,这几年正是世纪出版集团新一轮改革发展的重要阶段,总书记的嘱托,为集团推进更深层次改革、更高水平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守正创新

  老《辞海》焕发新活力

  时光再退回到2016年12月底,习近平总书记致贺信之际,正是《辞海》第七版编纂修订工作刚启动不久,对整个《辞海》工作的影响无疑是深远的。

  “对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我们从学科框架设计到队伍组织、定词立目、标准规范等,都做了优化提升,尤其是在知识与时俱进和内容订补完善两方面。”秦志华说。

  2020年8月,经过1000多位编纂出版人员近5年的不懈努力,《辞海》(第七版)彩图本付梓面世。全书约2350万字,共收录单字字头1.8万余个,总条目近13万条,图片1.8万余幅,新增条目(含义项)1.1万余条,75%以上的条目都有不同程度的修订或更新,凸显了《辞海》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的使命。

  尤其是《辞海》(第七版)系统收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列条目,增收体现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的条目,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该版《辞海》还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领域,全面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独特创造,富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

  这是《辞海》诞生以来的第六次修订。“十年一修”,让这部国家级文化经典焕发出更加鲜活的生命力。2021年7月29日,《辞海》(第七版)彩图本荣获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荣誉奖。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这次修订也是《辞海》编纂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在《辞海》(第七版)编纂修订启动伊始,主编陈至立就提出了“更好地服务互联网时代的读者”这样一个“命题”。于是,在编校团队“一丝不苟、字斟句酌”严把《辞海》编纂修订质量关的同时,另一支队伍开始了《辞海》网络版建设的艰苦探索。

  2021年5月27日,由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辞书出版社开发建设的《辞海》网络版正式发布。

  网络版收录了《辞海》(第七版)全部内容,并丰富数字检索方式,建立词条关联和构建多层知识导图,新增词目注音和人声配音、汉字规范笔顺及源流、书法,聚合词条形成“万国志”“地方志”“人物志”等多个知识专题,是一部在电脑、手机等设备上随时随地可以阅,融合了音频、视频、图像和三维立体模型的有声、有色、有形的立体辞书。

  上线一年多的时间,《辞海》网络版已服务了近300万用户,超1亿次的查询,成为国内第一部走向互联网的大型综合性辞书。

  “《辞海》网络版目前提供网页版、APP版、微信版等,后续还会拓展更为丰富的应用场景,并持续升级迭代。”发布会上,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副总裁、《辞海》编委毛文涛坚定而充满自信地说。

  改革求新

  世纪出版人集聚新动能

  信心何来?人才!

  “在《辞海》数字化转型的引领带动下,集团锻炼出一支涵盖数字内容编辑、技术开发和产品运营的专业团队。”毛文涛告诉记者,更让人欣喜的是,他们还逐步摸索出一条推进出版主业转型升级、融合发展的创新之路。

  据介绍,在开发建设《辞海》网络版的同时,上海世纪出版集团聚合旗下各出版社的工具书出版资源,统一规划,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具体实施的工具书数据开放平台――“聚典”,收录了上海辞书出版社的《辞海》《大辞海》《汉语大词典》、上海教育出版社的《教育大辞典》、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的《中药大辞典》、上海译文出版社的《英汉大词典》等100多种优质工具书,近320万词条、6亿字内容。

  “开放、共享、赋能”是“聚典”的特色。但凡用户有字词百科查询需求的互联网企业,在获得上海辞书出版社授权后,都可以通过API,即“应用程序接口”方式调用“聚典”数据,将各种优质工具书内容作为底层数据,无缝嵌入其产品。对以在线阅读业务为主的企业,可开发无障碍阅读的数字阅读产品;对以搜索业务为主的企业,可开发专门的知识搜索引擎。

  “聚典”自2020年8月上线以来,已向20余家国内头部阅读和新闻客户端提供数据服务,日访问150万次。到2022年年底,“聚典”词条数将达500万条,可满足用户99%以上的查检需求,有望成为全国数据量最大、学科最齐全、内容最权威、服务最广泛的工具书数据开放平台。

  在毛文涛办公室的电视机屏幕上,“聚典”各项实时数据一“幕”了然:总调用数超5亿次,月活500万,总用户超2610万,其中海外用户205万……

  “近期我们还做了一件事,就是根据读者查检落空数据反馈,及时增补完善了一批词条。据统计,这批词条上线一个月里被查检了近200万次。”毛文涛说。

  改革求新,激荡起世纪出版人澎湃的发展动能。“聚典”之后,2021年9月,在集团统一规划下,上海古籍出版社实施了“汇典古籍数字服务平台”建设,它聚合集团内外各出版社的优质古籍资源,打造面向传统文化与古籍行业的知识服务平台,真正“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从数字人文角度推动中华文化的记忆、传承及创新。

  集团旗下上海教育出版社集结基础教育资源,打造了“沪学习”教育平台,首年就实现了上千万元的销售收入。今明两年,集团还将建设数个集成性新型知识服务平台和专业数据库,形成垂直领域完整解决方案,推动相应领域的传统出版整体转型。

  “现在的产品路线图和商业模式已经过市场的初步检验,通过这四五年的努力,传统出版的融合发展之路探索,总算有点味道了。”毛文涛说。

  不忘初心

  交出“双效”发展新答卷

  2021年10月底,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总部和旗下36家市场主体陆续入驻位于上海闵行七宝的世纪出版园。“坚定文化自信,坚持改革创新,打造传世精品”18个大字镌刻在世纪出版园B座大堂最醒目的大理石墙壁上,习近平总书记贺信全文也悬挂在上海辞书出版社入口处。

  “其实,这18个字早已深深扎根在每一位世纪出版人心里。”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总裁阚宁辉告诉记者,习近平总书记这18个字、3句话有着科学、完整、紧密的逻辑关系。坚定文化自信是源头和根本,是立业之本;坚持改革创新是路径和方法,是强业之路;打造传世精品是使命和任务,是兴业之责。

  “从‘坚定文化自信’到‘打造传世精品’,靠的是‘坚持改革创新’。这些年,世纪出版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这18个字已成为集团内容生产、改革发展的根本遵循。”阚宁辉说。

  以创作出版无愧时代、泽被后人的“传世书”为目标,“十三五”期间,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在国家“十三五”重点出版物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资助项目入选总数等3个精品出版核心指标上均名列全国出版集团首位。2021年公布的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集团获各类奖项19项,包括正奖12项、提名奖7项,均创历届新高,也位列全国出版集团前茅。

  进入“十四五”,集团坚持强化“以最专业打造最优秀”的精品出版理念,不断完善专业化布局,整体规划产品线集群,努力打造上海人民出版社 “党的诞生地”主题出版中心、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语文辞书出版中心、上海文艺出版社中国当代原创文学出版中心、上海古籍出版社历史文献出版中心、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医学临床与工具书出版中心、上海音乐出版社古典音乐全媒体出版中心等21个学术和专业出版中心,铸牢优质原创图书的选题基础,锻造集团精品出版领域的主力军、基本盘。

  2021年年底,国家新闻出版署公布“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专项规划首批项目,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共入选118个,其中图书项目115个、音像电子出版物项目3个,入选总量稳居全国出版集团第一位;项目门类实现全覆盖,是全国唯一一家11个类别均有项目入选的出版集团,体现了集团精品生产的门类优势、集群优势。在入选的118个项目中,目前已有30多项陆续出版。此外,集团还储备了近300个基本成熟的预报项目,将在“十四五”中后期陆续推出。

  在不断增加优质阅读内容供给的基础上,上海世纪出版集团近年来大力推进“双轮驱动”战略,强化内容服务和阅读推广。集团旗下古籍书店、外文书店、艺术书坊等品牌实体书店,朵云书院、思南书局等一批新型阅读文化空间,学习读书会、陆家嘴读书会、上海之巅读书会等多个品牌读书会,常态化组织开展广大读者喜闻乐见的线上线下阅读活动,“世纪书香”不断浸润读者心田。

  2020年11月,继中小学数学教材被西方主流国家主流渠道引进后,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在走出去和服务“一带一路”倡议方面又取得重大成果,分别在南苏丹、老挝中标了两个教育援外项目。

  “我们不忘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把国家所需和上海实际结合起来,保持战略定力,聚焦主业发展,夯实内容硬核,增强出版韧性,正在交出‘双效’发展的新答卷。”阚宁辉说。

  “总结发扬《辞海》编辑出版过程中锻造形成的优秀作风,始终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坚定文化自信,坚持改革创新,打造传世精品’的嘱托,抢抓机遇,攻坚克难。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将奋力书写新时代上海出版新篇章,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黄强再次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