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现实题材,进行融媒体打造

中信童书以“新芽”品牌布局原创儿童文学

作者:刘蓓蓓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2-08-08

  □本报记者 刘蓓蓓

  实洋市场占有率3.75%,排名攀升至第三,在2021年多种市场不利因素的重压下,中信童书依然取得了优异成绩,这要归功于其以内容为核心的出版理念。近日,在少儿图书最为成熟的板块――儿童文学,中信童书开始了新布局――推出原创儿童文学品牌“新芽”。为什么彼时进入竞争激烈的原创儿童文学“红海”?“新芽”又如何体现差异和特色?

  中信童书未来发展重要一环

  “布局‘新芽’品牌,是中信童书未来发展的重要一环。我们也希望借此品牌的推出,能够丰富当下儿童文学的内容和题材,满足国内阅读的需求,拉动国内图书市场。”中信童书主编高瑞云在谈起创办“新芽”品牌初衷时,这样告诉《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

  她向记者分析,中国儿童文学有着近百年的现实主义创作历史。那些扎根中国大地、贴近儿童精神世界和现实生活的作品,感动和影响少年儿童的作品,成为孩子常读常新的经典作品。延续现实主义创作这个传统,做兼有儿童性与童年性的原创儿童文学作品,是时代赋予中信童书的责任。扎根中国大地,讲好中国故事,用精神引领当下青少年成长,本着这样的初心,“新芽”原创儿童文学品牌应运而生。

  据介绍,“新芽”原创儿童文学品牌是聚焦7岁以上读者群打造的融媒体出版品牌,选取的均是现实主义原创儿童文学作品,讲述中国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少年成长故事。“新芽”系列入选的作家以中青代新锐儿童文学作家为主,其中不乏“90后”,他们均荣获过国内各儿童文学奖项,是当下儿童文学界的中坚力量。

  对于“新芽”品牌融媒体打造的考量,高瑞云说,多种媒体融合发展的时代到来,少年儿童获得信息的渠道和手段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单一的传统图书出版形式无法适应新的现实需求,需打破固有的思维方式和边界,向融媒体出版转型升级,因此“新芽”品牌在规划之初就涵盖了纸质书、电子书、有声书、视频、播客和儿童文学大奖等多种形式。

  做儿童性与童年性兼备图书

  进入原创儿童文学赛道,“新芽”品牌如何形成自己的特色?高瑞云介绍,主要有两点考虑。

  其一是严格筛选内容,坚持内容为王是中信童书始终贯彻的做书理念。其二是做儿童性与童年性兼备的图书,启发少年成长。“新芽”所选入的作品通过少年视角讲成长故事,以儿童的视角观察周围的人事,彰显童真,又与读者的思维、思考角度契合。读者在阅读中有代入感的同时,体会文中人物在遇到困难与困境时如何处理、解决问题,进而观照自身,汲取成长的能量。

  这个内容标准,在“新芽”今年6月出版的第一辑作品中得到了充分展现。

  第一辑3本分别为《克鲁伦河》《月塘的长歌》《看不见的电波》。其中,《克鲁伦河》是“大自然原创儿童文学奖”“大白鲸原创儿童文学奖”获奖作家鹿鸣书写的内蒙古草原少年的成长传奇。《月塘的长歌》是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两度获得《儿童文学》金近奖的作家谢淼焱,记录自己童年在故乡月塘经历的沧桑人事。《看不见的电波》是获“周庄杯”全国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大赛一等奖的作家金少凡,以自己长大的老北京胡同为背景创作的少年制作电台破解密码协助警察抓坏人的故事。

  高瑞云介绍,无论是身处草原、磨砺中成长的《克鲁伦河》中的少年宝鲁日,还是热爱科学、善于动手的《看不见的电波》中的少年魏和平,抑或敢于对别人说不、有自己思想的《月塘的长歌》中的少年“我”,都书写了别样童年,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的精神内核,为当下青少年树立了精神标杆,为其成长注入了源源不绝的能量。

  这些作品推出时间虽然不长,但已获得业界好评和读者认可。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会长庄正华、中国作家协会儿童委员会委员徐德霞、儿童文学评论家陈曦等专家纷纷热荐,有30余位小学语文老师进行了点评,部分图书已被选入当地小学语文暑假阅读书目。

  在上述3本图书出版的同时,同名有声故事也在各大有声平台同步上线,全部免费,辅助孩子阅读,带来“声”临其境的阅读体验。

  高瑞云透露,今年11月,“新芽”计划出版第二辑,3本新书暂定名为《滚大冰》《喜鹊》《我听见了樱桃萝卜的红》。《滚大冰》以东北特色民俗滚大冰为线索,串起了两代人的成长往事,作者刻画的极富特色的北方生活、习俗、美丽传说给小说增添了许多神秘色彩;《喜鹊》以作家自己生活过的军队大院为创作背景,展现了军旅少年的别样童年生活,情节紧凑,充满悬念;《我听见了樱桃萝卜的红》书写遭遇变故的少年不屈不挠的成长经历,同时也刻画了一群面临各种困境的学生群体,真实再现了当下少年的校园生活。

  除了图书,“新芽”原创儿童文学品牌计划在今年下半年举办品牌发布会、上线读书会播客、筹备儿童文学奖,一系列规划将陆续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