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又绿江南岸》:展开绿色发展的生动画卷

作者:范咏戈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2-07-27

  □范咏戈

  由浙江卫视和江苏卫视联合首播的现实题材重点剧《春风又绿江南岸》近期完美收官。该剧通过对一个欠发达县政治生态、自然生态矛盾的深度揭示,提炼出具有时代高度的主题,赋能生动的故事,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发展理念呈现出独有的影像魅力,成为收视与口碑双赢的主旋律大剧。

  环保切入

  矛盾设置“满弓”

  剧情故事在聚焦现实矛盾中展开。剧集开始,省环保考核组来县里进行环境治理考核检查工作时发现了水质污染超标、江面漂浮死鸡以及无序养殖等问题,环保工作遭到一票否决,许多干部受到处分。事件在当地引起轩然大波的时候,参与陪同考核检查并敢于自揭其短的市环保局副局长严东雷受命上任县委副书记。他衔命而来,就是要和县委一班人将江南县引上“绿色生态建设”的发展轨道。但他又是一位“得罪了全县的副书记”,摆在他面前的是沉重的政治压力、环保压力、发展压力。

  剧集从环保切入,以“一只死鸡”引入绿色生态建设的宏大主题。可贵的是,剧作并没有就事论事讲自然生态的故事,而是进行了矛盾的“满弓”“触底”设置,显示了该剧现实主义创作的锐度。比如县长张途和严东雷在发展理念上存在差异,张途从全市工业经济大会上领回了“蜗牛奖”心怀怨气,担心严东雷来江南县只关心抓治污,不关心GDP增长,迎头就给严东雷一个“下马威”;县委班子其他成员也是人齐心不齐,副县长郑跃峰自称“逍遥派”,受过两次处分,逐渐“看破红尘”,沉迷于钓鱼;县委副书记吴庆和作为江南县土生土长的干部,复杂的人事关系和谋私的违纪行为使他生怕触动既得利益,只会掩盖矛盾混日子;下面许多乡镇干部对工作敷衍塞责,动辄以辞职相要挟;全县最大的工业企业优能皮业贡献着全县三分之一的税收,同时也是环境污染大户,在几次整治环境中都蒙混过关;由于营商环境不理想造成大量企业外迁,开发区竟变成了养猪场……再加上严东雷本人缺乏主政一方的领导经验,破局之难可想而知。

  主题提升

  抵达艺术真实

  仅仅触及矛盾、揭露矛盾并不足以使其成为优秀现实主义作品。在第8集以后,严东雷升任中共江南县委书记。要破局,严东雷首先抓“关键少数”即县委班子的政治生态。作为“班长”,他既讲原则又通人情。对于发展观偏离的干部如县长张途等,他用矿难的教训启发他们自省;对于执政理念出了偏差的干部如郑跃峰等,他通过调换工作、给予信任并压担子,使其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即便是像吴庆和这样误入歧途的人,他也给其向组织坦白的机会,使其终于明白了小胜在智,大胜在德的道理,决心用实际行动来予以弥补。

  严东雷在台风事件中攻坚善为,在潘岭乡为老乡解衣推食。为推行富民强县的“春风计划”,他不惮鲁副市长的压力,张途县长的冷漠,以及网上造谣他和苏晓岚的关系造成妻子的误解,坚持与苏晓岚共同推行“春风计划”,帮助既是利税大户又是污染大户的优能皮业起死回生。他力推农村对废弃土地进行“复绿”,打造唐诗宋词古道的美丽乡村。他亲力亲为抓效能革命,使江南县的招商引资由全省末位跃升为第一――让大家看到了严东雷“春风又绿江南县”不是官场走秀,也不会“走过场”。在县委班子里,他获得了常务副县长王华、宣传部长刘妙妙的坚定支持,最终也获得了县长张途的理解配合。“关键少数”重新找回初心,形成新发展理念就是指挥棒、红绿灯的共识。严东雷的“全域治理”成为别开生面的亮点,将剧集的主题提升到“官之至难者,令也”和县域治理既要“接天线”,又要“接地气”;以及县委书记在领班子、带队伍、抓发展、保稳定中始终要保持“官德”,“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高度。

  剧集紧紧扣住对现实的写实性呈现,差异化地写出县领导众生相,他们都不是千篇一律的“高大上”“伟光正”:作为一位敢于打破制度化生存的优秀干部,严东雷也在历练中成长,从急于求成到治理无序养殖不再“一刀切”,“全域治理”下讲究以退为进的工作策略等。讲好故事的关键是写好写活人物。《春风又绿江南岸》人物经得起品,接地气、有力道,称得上是一部新时代县乡干部的入职“教科书”。它实现了剧情由生活真实的此岸抵达艺术真实的彼岸,人物关系由现实逻辑进入历史逻辑的艺术升华,而严东雷更成为当下荧屏一个崭新的人物形象。

  “理”“情”交融

  拒绝袭人故智

  《春风又绿江南岸》可以说是一部要诠释主题、诠释理念的剧,但其拒绝袭人故智,缺乏创新的套路。剧集以山乡重生形态昭示了“理”,以党性人性的升华昭示了“情”,达到了主题写意、生活写实、情景交融、情理交织的艺术境界。剧集以对现实矛盾的特有切入以及乡村坐标式的叙事,立足特有地域,有效避免了和同类乡村振兴、扶贫、大学生回乡创业等题材的剧集“撞车”。作为主题诉求的一个新载体,《春风又绿江南岸》剧情具有明显的辨识度。剧终时,张途县长调任他县担任县委书记,郑跃峰升任市政府秘书长,严东雷也担任了青洲市委书记。这个干部安排称得上曲终奏雅,体现出剧作的成熟性,对政策水平、分寸感拿捏到位,也使创作秉持的现实主义在锐度之外又有一层温度晕染。

  当然,主创能够做到“找准选题、讲好故事、拍出精品”,离不开深厚的生活体验。该剧由浙江影视集团历时3年打磨,制片和编导团队均有丰富的现实题材和重大主题创作方面的经验,主演高鑫、徐百慧以及一批实力派老戏骨对角色的深度把握和出色诠释,以及剧情因环保治污与绿色发展两条线交叉展开而惊心动魄,一个欠发达县由于融入了新发展格局换来春风又绿,走上生态发展之路――这正是当下观众希望了解的中国故事。

  同时,这又是一部浸润了江南诗性文化的剧作。主创以影像方式对现实和理想进行着美的描述,在春江流水、云烟氤氲、美轮美奂的画面中表达绿色宜居和中国梦的生活理想――这些,都使该剧具备了优质剧集应有的品质。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影视文学委员会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