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中卫红宝村农民合唱团成员从歌者变成“电影主角”
振兴之歌唱进时代电影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2-07-15
□本报记者 田野
反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聚焦乡村振兴战略的电影《六谷儿》,7月13日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中宁县大战场镇开机拍摄。影片讲述的是中宁县文化馆干部李震宇,在当地“振兴乡村文化”时代使命的召唤下,前往大战场镇红宝村组建农民合唱团的系列感人励志故事。
影片《六谷儿》由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指导,智慧宫文化产业集团出品,将通过电影艺术的表达手法,展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成果,展示村民们实现脱贫致富的喜悦和投身乡村振兴战略的昂扬精神面貌。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自治区新闻出版局(区版权局)、区电影局局长马英俊介绍说,电影《六谷儿》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立项重点支持的主旋律电影。“在前期创作研讨的过程中,社会各界和有关专家普遍认为内容选题好、时机把得准。所以,更增强了我们把这部作品拍好的信心和决心,也希望大家有这样的信心和决心。”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了解到,组建于2019年的红宝村农民合唱团是我国移民地区唯一一支村级农民合唱团,该合唱团成员是20世纪90年代在宁夏实施移民搬迁政策下,从西海固地区搬迁到大战场镇的普通农民。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村民们斗风沙、战贫困,发展特色产业,从荒滩到绿洲,实现了脱贫,过上了富足的生活。合唱团80多名成员用歌声颂扬美好新生活,展现了新时代农民的新状态、新追求,用他们的话说就是“吃上了五谷儿,现在要吃六谷儿”。这也是电影《六谷儿》名字的由来,意指五谷富足后的精神第六谷的富裕。
红宝村农民合唱团组建初期,因移民群众来自宁夏西海固的不同地方,操着各式各样的方言,加之没有一点音乐基础,最开始的合唱之路异常艰难。但作为该合唱团团长的李震宏并没有知难而退。从识字、发音到口形规范,李震宏像教小孩子一样开展规范培训。“很多人唱歌完全找不着调,我就让他们小声地学猫叫、学鸟叫、学婴儿哭鼻子来找感觉,用了很多办法。”
最终,红宝村农民合唱团通过自身努力一步步走向了更大的舞台,让已实现物质脱贫但精神匮乏的农民们找到了自身生命价值,最终重建了精神家园。2020年,红宝村农民合唱团参加北京国际合唱节,在人民大会堂进行了演出,不仅获得赛事评委的高度认可,而且被多家媒体采访报道,合唱团的故事也逐渐被大众所熟知。据介绍,电影《六谷儿》就取材于红宝村农民合唱团的真实故事,将由李震宏作为故事原型担任本片主演,全体合唱团成员共同出演,影片将真实反映群众对文化的需求和向往,展现新时代农民的风采。
红宝村农民合唱团成员表示:“我们不但唱歌,还有机会演电影,真是太好了!这让我们信心更足了,我们要一直坚持唱下去,唱出生活新气象。”
智慧宫文化产业集团董事长张时荣说:“作为《六谷儿》出品方,我们有信心用电影来讲好宁夏感人、激昂的真实故事。通过电影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中展现新时代中国农民的新气象、新面貌。”
影片《六谷儿》是导演刘苗苗和作家季栋梁的首次合作,他们希望通过镜头语言讲述宁夏基层干部是如何播撒精神文明的种子,帮助当地人民从物质脱贫到精神脱贫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