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职工思想政治引领为导向的图书策划出版策略

――以中国工人出版社为例

作者:董友斌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2-06-24

  □董友斌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鲜明特色和突出政治优势,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图书出版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必须提高政治站位,勇于担当使命。作为全国工会组织旗帜下的唯一出版机构,中国工人出版社始终把牢政治方向,在职工思想政治引领上努力作为。现结合几年来中国工人出版社的图书策划与出版实际,对以职工思想政治引领为导向的图书策划出版策略作简要分析并提出思考。

  在选题规划上要有战略思维,确保以职工思想政治引领为导向的图书选题在各个维度保持均衡发展

  广义上讲,任何优秀出版物,职工读了都会有所收获,但分析范围过广,并不利于本议题的展开。因此,本文将讨论的范围限定在工会在新时代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题主线所涉及的图书选题上。团结引领广大职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是新时代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题主线。围绕这一主题主线,中国工人出版社多年来在图书出版上形成了以下主要板块:一是党政类,向职工传播党政、党史、法规政策类知识;二是工会知识类,向不同层次的职工传播工会基本常识和工运历史知识;三是劳动关系类,向职工传播劳动权益保护知识;四是技术技能类,传播职工创造的新技术技能;五是劳动安全与生产管理类;六是先进人物与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类;七是社科经济类;八是文学文艺类;九是职工生活类;十是引进国外版权类。

  这10类图书的选题,一般具体选题均由编辑按照自己的资源和工作进展自下而上报送,如不对全社选题进行战略规划,很容易导致选题混乱、板块内容发展不均甚至板块缺失的情况。因此,要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进行顶层设计、精心部署,通过编辑部门、项目组向编辑传导规划目标,投入精力完成规划任务。横向规划上,要合理安排选题板块结构;纵向规划上,要根据图书性质与重要时间节点做好出版节奏安排和产品线建设设计。选题规划的制订与落实,需要有扎实的人力资源安排作为支撑。在一些重大出版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可能需要在人力资源上打破原有部门设计,调集编辑力量形成特别项目组,集中力量完成任务。

  近年来,中国工人出版社在选题规划与实施上动作频频,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从全社各部门调集编辑力量,花4年时间攻关,编辑出版了牛津版《技术史》(全译本)共8卷;在引进出版上着力品牌孵化,扶持建设的“万川”品牌已初具规模,在市场上和出版业内均具有了一定影响;规划实施“中国改革史料丛书”、“工藏”史料出版项目、《中国工会百科全书》等重点出版项目,均在按规划节奏有序有效推进。此外,中国工人出版社还把主题出版作为主要攻关方向,要求上述10个板块的图书选题策划中,都要体现主题出版意图并找到落实路径,要把主题宣传、形势宣传、政策宣传、成就宣传、典型宣传的导向与要求融入到各类图书的编辑出版之中。

  在选题审核上要严守准入关,确保以职工思想政治引领为导向的图书选题选得准立得住

  规划之下,是图书具体选题的策划与确定。如何使编辑出版的图书符合职工思想政治引领要求,选题的审核至关重要。

  全国总工会指出,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大力宣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工人阶级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深入宣传亿万职工凝心聚力、建功立业的火热实践,广泛宣传工会服务职工、改革创新的积极作为,讲好中国工人阶级故事、劳模工匠故事、中国工会故事。这一指导意见,为中国工人出版社做好相关图书的选题策划提供了精准方向。近年来,中国工人出版社主动策划了一批选题,同时对选题准入、通过的标准以及审核流程进行了严格的控制,一大批精品图书由此脱颖而出。中国工人出版社在2020年春节期间策划了《新型冠状病毒职工防护知识50问》一书,短短几个月内发行数十万册。这本书不仅起到了新冠病毒防护知识传播的作用,更在对职工思想情绪的疏导上、加深对工会组织责任担当的了解与依靠上起到了思想政治引领作用。近年来,中央大力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全社会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重视达到一个高位。2021年,中国工人出版社按照此前成功经验策划出版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知识50问》一书,同样引起较大反响。2021年,中国工人出版社策划出版的《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一书,单本发行量与影响力,创中国工人出版社近30年来新高。

  在编辑加工上要体现编辑主体意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打造职工读得懂、喜欢读的精品图书

  在各行各业越来越细分的趋势下,全国出版社的图书生产也存在专业细分越来越明显的趋势,在很多领域,技术发展迅速、管理水平很高,出版的图书并不少,但大多数图书由专业人士、研究人员所写,内容还是面向专业人士、研究人员,虽然普通职工也有急迫的学习需求,但已有图书让他们看不懂,也没有阅读兴趣。多年来,中国工人出版社在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专门成立了职工教育分社,将这些专业性极强的图书内容重新策划出版,“翻译”成职工看得懂、喜欢看的读物。要求编辑在通过选题后与作者沟通时,同步考虑专业性向普及性转化的问题,体现编辑主体意识,在编辑加工时调动一切能调动的资源,让书的传播接口与受众视角相匹配。尤其是针对一线职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等群体,在内容上,去理论化,重视实操,多采取配编漫画、文字转化成音视频或动画等形式,增强可读性和阅读便利性;在版式上,多采取小书、薄书、口袋书,便利于工会组织分发赠送,同时适合于职工携带阅读的“50问”系列、“工会工作百问百答”丛书已逐渐成为品牌。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提出,“深入实施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2019年,中国工人出版社在既有三审三校三检等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上,专门成立质量管理中心,进一步把图书质量当出版事业的生命线来抓,健全完善了一系列管理制度,提高了三审三校三检环节的质量标准。

  以职工思想政治引领为导向,图书的策划出版还有大量的策略、措施、方式方法值得探讨和落实。图书出版工作必须时时绷紧“职工思想引领”这根弦,才能在这项宏大的事业中担当好责任,发挥好作用。

  (作者系中国工人出版社副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