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时代主题与专业素养浇灌精品

作者:刘凯军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2-06-01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社长 刘凯军

  精品出版是出版社贯彻落实“培根铸魂、启智增慧”出版理念,以及践行出版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要做好精品出版,有两项工作必须重视:一是编辑人才队伍的建设,二是出版工作中的对标。

  磨精兵,建强编辑人才队伍

  优秀的编辑队伍是精品出版的根基。出版业务的逻辑是先有好编辑,才有好作者,再有好作品。编辑的专业眼光和出版理想影响着对作品的判断和选择,好编辑能捕捉到作家创作中的亮点,作家也放心将自己的作品交给好编辑。

  我社获中国出版政府奖的图书《巴颜喀拉山的孩子》便是这样的例子,编辑在读到作家杨志军的中篇小说时,被作品吸引,大胆地给作家发去了自己的审读意见,打动了作家,并且触发了作家的创作激情,从而创作出了《巴颜喀拉山的孩子》这样一部儿童文学精品。

  近年来,我社围绕精品出版不断优化编辑的选拔与培养机制,营造编辑发展与成长的良好氛围。彭学军既是优秀作家,也是我社的优秀编辑,2018年我社成立“彭学军编辑室”,依靠老编辑的经验和作家资源对年轻有潜力的编辑进行“传、帮、带”,传承优秀编辑理念,树立优秀编辑标杆。2020年,我社启动优秀编辑选拔成长机制,设置首席编辑、项目编辑、独立编辑,以激发编辑力,形成了老中青编辑人才梯队,近5年来,有6名儿童文学编辑加入了江西省作家协会,形成了一支精品出版的生力军。

  做好主题出版是精品出版的关键。编辑的工作是选择书稿,选择是主观性活动,必然会带有倾向性,因此对编辑的教育、引导和激励是出版工作的重要环节。精品出版的关键是要做好主题出版,而主题出版体现的是国家意志,要通过引导把这一出版的时代使命转化为编辑们的事业激情。

  我社将编辑部的业务交流与党小组的政治学习紧密结合,成为工作日常,持续加强编辑对时代的宏大主题、国家的重大战略的认识和理解,进而做好选题的谋篇布局,落地为出版的实际行动。同时,充分发挥获得国家图书奖项的示范作用,加强对重要奖项的激励,制定了“重大出版资助与奖励办法”“编辑培养和晋级制度”,将精品出版的成果与编辑的个人成长紧密结合在一起,让编辑在精品出版的实践中享受到事业的成功,感受到工作的快乐。

  抓对标,具化精品图书标准

  精品出版对作品要求是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在编辑工作当中怎样才能达到这个目标?我社从社会的需要、专家的认同、读者的喜爱着眼,要求编辑、营销等工作环节,要高度对焦时代的主题、对标专业的评价、对照读者的反馈,通过这三项对标来打造精品图书。

  一是要对焦时代的主题。出版当为时而作,响应时代召唤的选题更能被社会高光照亮,也更能激发作家的创作激情,主题出版是精品频出的图书板块,是引领精品出版的旗帜。无论是儿童文学,还是知识漫画,绘本、玩具书等图书类型,我社都以时代主题来浇灌,并结出了鲜艳的花朵。讲述改革开放故事的儿童文学《建座瓷窑送给你》,入选了2022年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出版物名单;立体玩具书《点赞中国》入选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并受到市场青睐。

  二是要对标专业的评价。精品的锻造需要反复锤炼,需要编辑、作家、营销等多方力量的协作,共同来把握住、打磨出专业的水准。《逐光的孩子》出版前后组织了多场专业的作品研讨会,作家舒辉波欣然采纳了有关专业意见,对部分篇目的细节和语言进行了多次修订。甚至在该书出版半年后,编辑又和作者一起集中力量再次闭关创作修订,重新再版。得益于这种编创深度结合、严格品控的出版模式,催生出了精品,《逐光的孩子》荣获了全国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奖。

  三是要对照读者的反馈。精品出版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良好的读者口碑站立市场潮头。市场浪潮对产品的冲刷、读者反馈对产品的提升,这些对精品图书的打造非常重要,尤其是对于少儿图书,与小读者互动将使出版的系列产品逐渐与少儿阅读心理更加契合。知识漫画“大中华寻宝系列”出版初期,市场反应平平,我社坚持用富有创意的营销活动,如“中华寻宝大会”知识竞赛等,获取读者反馈,加以完善,让越来越多的孩子认识并爱上了这套书,而这套书也获得了第七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等多项国家级奖项。

  精品出版是新时代赋予出版工作的重要职责,是出版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每一个出版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光荣任务。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将深扎出版主业,强化使命担当,继续做好精品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