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院线和电影人更需要的是什么?

作者:朱丽娜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2-05-18

  □本报见习记者 朱丽娜



  受到疫情影响,全国多省市线下影院按下“暂停键”。

  资料图片

 

  在北京,“五一”假期原本应该是佳片齐映的线下电影院,却沉睡在一片寂静中。事实上,放眼全国,北京并非个案。

  2022年,受到疫情影响,全国多省市线下影院反复按下“暂停键”。影院遭遇前所未有的生存压力,在不断关停、开放、再关停的过程中,影院经营持续受到相当程度的影响。为了切实了解影院的生存现状,《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在多方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全国已经有多个省市陆续推出相应纾困扶持措施,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对包括电影行业在内的服务行业进行精准帮扶。

  现状

  多地线下影院停摆

  恢复活力仍需时日

  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5月10日,全国营业影院总数7488家,营业率不足63%,原本定档“五一”上线的影片纷纷撤档,让尚在营业的线下影院陷入了号召力不足的恶性循环。截至5月4日20时,2022年“五一档”(4月30日―5月4日)总票房2.93亿元,总场次143.6万,总人次866.3万,这一数据仅占2021年“五一档”首日票房的66%。2021年,“五一档”全国电影总票房是16.61亿元,观影人次达4394.41万。

  疫情,是一场全国线下影院要面对的持久战,这样的影响巨大且持续,对比2020年令影院人心悸的半年闭市,现在的疫情成为了“常态”麻烦。

  “停摆的状态,漫长的停业,不知何时复工,影院的座椅已经出现了霉斑。”这是记者在线上联系到的一位上海某影院负责人对他所在影院现状直白又形象的描述。3月11日,受疫情影响,上海市影院全部关闭,至今仍未开业。

  “已经习惯了持续亏损,你也能感受到,影院的盈利模式越来越单一了。”在北京本轮疫情蔓延之前,记者曾多次前往北京多个影院,在影院防疫常态化的严格执行标准之下,观影的体验感有所下降,曾经的饮料、小食、周边产品,甚至有的影院的广告牌都不见了踪影。

  “疫情改变的是整个影院生态链,之前观众不仅是观者,也是消费者。我们的零食、饮料、周边产品不仅是观众来观影的所需,更是影院很重要的收入来源,这些已经两年都无法实现了。”北京市海淀区某购物中心影院工作人员坦诚地说出了自己的感受,“现在一出现疫情,首先肯定会关停像影院这样的场所,时间久了也会让大家对影院产生紧张心理,但实际上影院是一个让大家放松的场所,这点十分矛盾,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观众的观影习惯。”

  梳理北京影院受此次疫情影响停摆的时间线,记者看到,4月28日,北京市朝阳区新闻出版局发布通知,因疫情防控需要,暂停该区电影放映活动,恢复经营时间将根据疫情形势变化另行通知。猫眼、淘票票平台显示,朝阳区影院当日起陆续无排片,北京市东城区、西城区全部影院则暂停营业。随后4月28日下午,位于海淀区的中国电影资料馆也发布通知,因防疫要求调整,艺术影院4月28日―30日的电影放映活动取消。

  改变

  相继出台扶持政策

  “真金白银”助力纾困

  早在今年3月,全国影院营业率就跌至50%以下,是自2020年影院复工以来最低点。以往票房占比位居前列的主要城市,如上海、北京、深圳、广州等地多数影院歇业,即使在电影院正常开放的城市,影院也不复往日观影盛况。对此,全国多个省市也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对包括电影行业在内的服务行业陆续推出相应扶持措施。

  2月26日,江苏省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着力稳定经济增长的若干政策措施》。3月9日,江苏省电影局又会同省财政厅,根据新修订的《江苏省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下达文件,公布2021年度省级放映国产影片达标影院奖励资金分配方案。4月17日,江苏省正式印发《关于有效应对疫情新变化新冲击进一步助企纾困的政策措施》。据了解,江苏全省1012家符合奖励条件的影院,将共计收到2800万元奖励资金。本次资金下达依规简化流程,直接根据全国票务管理系统数据核定各家影院的奖励资金。其中,苏州市191家影院获得共计582.5万元奖励;南京市128家影院获得共计429.5万元奖励;无锡市112家影院获得共计296.2万元奖励。

  3月31日,上海市政府研究制定了《全力支持本市文化企业抗击疫情健康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明确提出:依托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对因疫情影响停业的电影院,予以适当的补贴和支持。调整本市相关财政资金的扶持方式及扶持范围,加大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演出场所、民营院团、实体书店、旅游服务等领域的支持保障力度,帮助从业单位平稳过渡、恢复经营。

  影院的困境在浙江也得到了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温州、金华、嘉兴三地接连推出专项帮扶补助措施,直接按座位数给予影院补贴,目前筹措资金已超1000万元。在采访中,温州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3月30日温州推出《温州市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30条措施》,率先对影院行业开展专项帮扶补助,直接按座位数对影院予以每个座位每月25元,共一、二季度6个月的专项补助。温州市委宣传部在该措施出台后马上主动会同市政府办公室、市“两个健康”办公室、市财政局等单位,对政策执行流程进行优化重塑,并大胆探索突破原有办理方式,在温州市惠企政策“直通车”系统上以“免申即享”方式,为所有影院实现“免申报”“跑零次”全程代办。在帮扶补助措施发布后,仅用5个工作日就完成了从实施细则制定、各属地宣传部门现场核查和审批、资金审核等流程,目前为温州市区所有影院发放帮扶补助资金共472.41万元。4月7日,金华也推出了相关影院纾困政策,224.73万元补助资金也已筹措到位。随后,嘉兴亦对影院开展扶助,对嘉兴市本级影院及平湖影院的补助资金323万元也已到位。

  创新

  真困难引社会关切

  真办法解燃眉之急

  记者了解到,每年5、6月份是影院普遍缴纳租金的时间,从时间点来看,各地的多项“真金白银”扶持政策赶在这之前落地,不仅解决了影院的燃眉之急,从长远发展看,更让影院吃下“定心丸”。

  温州影业协会会长郑日告诉记者,对影院经营成本而言,租金是较大的成本支出,是影院生存较重的一块经济负担,“作为行业协会,我们要承担起为行业发声和促进行业发展的责任,我们积极联系影院负责人,把会员单位的诉求反馈进行收集,交给了温州市委宣传部,我们的主管部门反应迅速,最终出台的30条措施直接给予影院相应补助,从现实生存问题出发,帮助行业解决了最大的困难。”

  记者在多个浙江电影人的朋友圈,以及多个平台搜索相关消息,均能看到当地影院人对浙江温州、金华等地推出的专项帮扶补助措施的认可。

  郑日表示,温州等地的政策之所以受到认可,还是因为看到了行业的“真困难”,用了“真办法”。

  “首先,补助方式创全国之先。其实一直以来各地陆陆续续均有补助措施推出,但此次温州等地提出的以座位数为依据进行补助,对行业来讲是首次。对于影院来说,座位数的多少更直观地反映出影院的运营成本与面临的压力,这样有针对性的补助显得更解渴。”郑日介绍,以温州当地小影城为例,300个座位每月可收到补助7500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影院的水电、人员开支等问题,若按每位员工3000元/月工资计算,可解决两位员工的工资问题。若影院座位数量上千,那补助数额也将更大。

  也许有人会觉得和票房收入相比,补助金额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但郑日表示,补助只是用于纾困,是解决暂时的困难,而不是直接和票房去比较计算得失。“如此力度的补助在非常时期能够切实解决影院部分运营问题,这对就业稳岗来讲,是非常有利的。”